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1日,第三届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长寿区云台镇八字村召开。来自浙江、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地的政府代表、高校学者、科研专家、基层实践者与涉农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与乡村运营机制创新两大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与智慧交融,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系统性路径与可行方案。
活动现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供图
浙江农林大学刘传磊副教授在《乡村CEO的财政依赖与市场拓展能力提升》报告中指出,财政支持只能维持乡村基本运行,真正要实现集体经济“强起来”,必须增强市场“造血”能力,推动形成内源性发展动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唐张雨青研究员以《组织、人才与服务三位一体》为题,提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从精准识别、分类培育、专业服务与成果转化四方面协同推进,构建具有实操性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体系。
西南大学王彩虹博士通过解析“袁家村模式”,强调产权明晰、业态融合与文化赋能是集体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三者协同推动乡村实现从资源洼地到价值高地的跨越。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唐丽桂副研究员聚焦“新村民”群体,系统阐释其在乡村运营中的异质角色与适配路径,为城乡融合背景下优化人才参与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实践交流环节,四省市一线代表分享了各具特色的振兴经验。此次会议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学会联合主办,相关研究所与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承办。作为成渝地区乡村振兴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以问题为导向、以融合为方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验互鉴,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注入了新共识与新动能。(唐银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