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江津地区首例心房颤动(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医院房颤介入治疗水平进入全市领先行列,也为区域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微创治疗新选择。
手术现场。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供图
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易引发心房内血栓形成,大幅增加脑卒中风险。目前,导管消融术是房颤非药物治疗的一线方案。与传统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技术不同,脉冲电场消融技术通过高强度、超短时电脉冲能量,精准作用于心肌细胞,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感轻等优势,是近年来兴起的革命性治疗手段。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严治涛形象地解释:“脉冲电场消融就像一把‘精准剪刀’,可有效剪除心脏的‘问题线路’,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及组织,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实践显示,其手术时长可由传统方法的2小时以上缩短至约30分钟,进一步提升治疗安全性与舒适性。
手术当天,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心血管内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围绕患者病情、术中操作及应急预案等进行深入研讨与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团队密切配合,为患者实施肺静脉前庭精准电隔离。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申敏 肖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