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3日,2025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智库圆桌会议在渝举行,会上《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报告(2025年)》正式发布。作为接续2023、2024年相关报告的年度权威成果,该报告全面梳理通道2025年发展成就,提炼沿线省区市实践经验,汇聚智库专家前瞻建议,为“十五五”时期通道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分为上、中、下三篇,结构清晰、内容详实。
上篇从四大维度系统呈现发展成就,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港航设施能力持续提升,枢纽港站功能日趋完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持续织密,运输规模实现加速增长;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绿色发展赋能成效凸显;国际经贸合作态势良好,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蓬勃发展,为区域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篇聚焦沿线部分省区市的特色实践,总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重庆创新“三抓手三场景”战略路径,构建“一园两体系”发展格局,打造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贵阳国际陆港推行“区港联动”模式,完善“散改集”“跨境电商+海外仓”体系;西藏首创南亚公铁联运班列,推动纯碱、PVC等特色产品规模化进入尼泊尔市场;陕西推出“陆路启运港退税”“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
此外,甘肃、青海、新疆、怀化、哈密、玉溪等地区也结合自身优势,在通道建设中探索出多式联运通道打造、定制化班列运营、氢能产业布局、国际冷链货运等特色发展路径,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下篇立足“十五五”时期新形势与新变化,针对通道建设的痛点难点,从产业协同、枢纽强化、数字赋能、跨境优化等多个维度,为沿线省区市提出高水平共建建议,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全向拓展、全域开放、全面合作”的发展目标。
该报告的发布,不仅全面展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共识,为通道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曹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