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遇到陌生人给的饮料能喝吗?”“遇到诈骗电话应该怎么办?”近日,重庆市第一一五中学校邀请派出所民警走进校园,开展特色法治教育课。课堂上,民警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这一幕,正是学校“教联体”育人模式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通过‘教联体’多方协同,不仅实现了近一年学生流失率下降5%、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更在体艺科创领域全面开花,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第一一五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教联体”,就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目标,以学校为圆心、区域为主体、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创新工作方式。
为让这一模式落地落实,学校组建了由校领导领衔,家委会、镇街教育负责人、统战部门等多方参与的“教联体”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从教育目标设定到活动方案策划,从学生成长规划到教学改进,进行全方面统筹推进。同时,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家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作业反馈、活动通知、资源共享的实时互通。
家访,是该校“教联体”连接家校情感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学校坚持对“莎姐守未”五类学生、留守儿童、脱贫建卡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家访。“每次家访,老师们都会与学生、家长一对一深入沟通,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与成长历程。”参与家访的老师说,通过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家校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不断加深,家长真切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学生也在这种协同氛围中更安心地投入学习。
在 “教联体” 框架下,学校积极拓展协同边界,联动多方力量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联合统战部门,开展“传递统战关爱、共护少年成长”系列活动,为学生成长注入温暖力量;与企业、社区联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增长社会见识;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运动会、艺术展演等各类校园活动,既为活动增添了活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家校情感联系。
与此同时,学校将特色课程纳入常态化教学,持续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赋能。学校还邀请消防战士、妇幼保健院专家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量身定制专属特色课程。“以前总担心孩子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现在他回家会主动给我讲安全常识,这些课程太实用了!” 一位家长在课后分享道。(谭湘 杜宜平 李雪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