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来郁山的盐业历史能追溯到秦汉,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传奇!”近日,重庆彭水郁山中学组织学生走进山谷书社、飞水盐泉、盐业遗址、怀龙亭等本土文化地标,开展“行走中的课堂”研学旅行活动,让青少年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历史脉络,在亲身体验中传承文化基因。
研学第一站来到山谷书社。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千年文脉在同学们的眼前缓缓铺展,墨香萦绕的庭院,字句间皆是先贤治学的印记,耳畔仿佛回响着旧时的诵读声。领队教师结合书社历史,现场开展传统文化问答,让静态的文物变成动态的教材。
沿着古盐道前行,飞水盐泉的潺潺水流声引人驻足。在盐业遗址前,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古盐井、熬盐灶台,了解郁山盐业从开采、炼制到运输的完整流程。带着老师布置的“探究盐业对郁山发展的影响”任务,学生们边看边记,不时相互讨论。随行教师通过实物讲解、历史溯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本土产业与地域文化的深度绑定。
怀龙亭下,师生们聆听当地先贤勤政爱民的传说;抗日英雄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致敬,学生代表敬献鲜花,聆听抗战时期先烈们保家卫国的壮烈事迹。“站在纪念碑前,真切感受到英雄们的家国情怀,这比课堂上的讲解更有冲击力。”一位学生说道。
郁山中学此次研学旅行以“挖掘本土资源、赋能立德树人”为核心,将山谷书社的文脉传承、盐业遗址的产业历史、抗日英雄纪念碑的红色基因有机融合,设计了“文化探寻、历史溯源、精神传承”三大主题活动。学生们在行走中观察、在探究中思考,不仅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更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
郁山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张国胜表示,学校将持续挖掘郁山本地的文化、历史、红色资源,打造更多“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品格,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目标,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文化底蕴、有家国担当的时代新人。(张海洋杜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