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捐赠仪式现场。第三十七中学供图
11月8日,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举行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暖意流淌的操场上,学校名誉校长、重庆钰鑫集团、重庆嘉威啤酒董事长尹兴明再次践行了他对教育的承诺——向学校教育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
今年3月,《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引导、政治培训,鼓励民营企业家“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而尹兴明带领的钰鑫集团,正是回报社会民企大军中的典型代表。
从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实业家,到30多年深耕公益的慈善家,“全国劳动模范”尹兴明个人及企业累计捐款捐物达4300余万元,覆盖教育、扶贫、救灾等多个领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写下了生动注脚。
初心如炬,彰显党员担当本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仅是尹兴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深入践行的人生信条。他一手把握时代机遇,掌舵企业稳健发展;另一手则心系民生,多年深耕公益回馈社会。
在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他总是闻讯而动、雪中送炭。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不仅第一时间交纳61万元“特殊党费”,还组织员工募集14.75万元抗震基金,并承诺承担3名灾区儿童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从2003年开县井喷到2004年印度洋海啸,从2010年玉树地震到2007年重庆暴雨洪灾,他的爱心从未缺席,累计赈灾捐赠超200万元。
大渡口钰鑫小学捐赠仪式现场。钰鑫集团供图
饮水思源,反哺乡梓是尹兴明不变的情怀。自2008年带领钰鑫集团加入大渡口扶贫集团以来,精准投向忠县等对口支援区域,助力乡村发展;作为重庆市卫健委扶贫集团中唯一民营企业代表,尹兴明还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黔江区金溪镇山坳村公路改造,让崎岖山路变成振兴坦途……他的点滴善举,汇聚成滋润乡梓的阵阵暖流。
深耕教育,构筑温暖公益长廊
“我将带着这份荣誉和期望前行,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年前,在大渡口区“尹兴明教育基金会”2024年师生奖助仪式上,获得奖励的学生代表激动难掩。当天,共有586名师生获得基金会的奖励和资助。
尹兴明教育基金会捐赠仪式现场。钰鑫集团供图
在尹兴明的慈善事业中,教育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单点帮扶到长效机制,他逐步构建起覆盖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公益链条:2005年,尹兴明的200万元善款让大渡口小学焕发新生,他又持续捐赠逾1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006年,奉节县平安乡射淌村的希望小学拔地而起,尹兴明用20万元善款为山区孩子点亮了求学路上的明灯;2019年,他再次以个人名义出资2000万元,分别与大渡口区教委、西南大学签署协议,设立两大教育基金。截至2024年,两大基金已累计资助、奖励师生5000余人次。
薪火永续,积极构建可持续慈善生态
如今,已淡出企业日常管理的尹兴明,正全身心投入他的慈善事业。“慈善不是一时兴起的善举,而是需要一生坚持的事业。” 为此,尹兴明成立非公募教育慈善基金会,不向社会募集资金,以个人和企业自有资金为支撑,打破单次捐赠局限,通过规范化运作让慈善项目更精准、效果更持久,探索出了积极打造的教育慈善基金会新路径。
从“全国劳动模范”到连续两届“重庆慈善奖”得主,从“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到“重庆慈善楷模”,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尹兴明在实业和慈善道路上躬身践行的有力见证。更可贵的是,在他的影响之下,钰鑫集团干部员工、商界友人等纷纷加入公益行列,形成“一人带动一群、一群温暖一方”的慈善合力。
三十载春秋流转,尹兴明用脚步丈量慈善广度,用专业深化慈善深度,用坚持诠释慈善长度。在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这位企业家的慈善故事仍在续写——以实业为基,以善心为翼,让慈善成为一份可持续、可传承的事业,为社会发展注入持久而温暖的力量。(张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