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寒冬将至,山城重庆迎来断崖式降温,不少女性发现自己颈肩酸痛、痛经、失眠这些“老毛病”又加重了。据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妇产科的接诊数据显示,最近因痛经和关节肌肉疼痛来就诊的患者,比夏天多了三成。有意思的是,来这儿的患者不光是备孕、产检的准妈妈,还有背着书包的高中生、牵着买菜车的阿姨……科室早已突破“妇产科”的诊疗边界,构建覆盖女性青春期至老年期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为不同阶段女性提供健康解决方案。
主任医师赵凤容在中医诊脉中。
季节性健康问题频发,多龄段女性遇困扰
“气温骤降,我整个人就像被冻住,颈肩疼得厉害,月经也跟着不规律,疼得直不起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32岁IT项目经理王女士,满脸愁容地向医生倾诉。她长期伏案工作,有五年颈肩痛病史,近三个月痛经加剧。“每次月经来的时候,颜色暗,还有好多血块,颈肩僵硬得就像背块大石头一样。”
62岁的刘阿姨则是另一类典型患者。“一到冬天,腿关节就疼,晚上起夜也频繁。”她坦言,此前觉得妇产科是“年轻人的科室”,经社区推荐才过来。通过诊断,刘阿姨属于肾阳不足型骨质疏松,伴随轻度盆底功能障碍。
主任医师赵凤容介绍:“近期门诊数据也显示,顽固性痛经与月经失调、颈肩腰腿慢性劳损、睡眠障碍是各年龄段女性共同的高频问题,其中痛经和关节疼痛就诊率较夏季增幅最明显。”
突破妇产“边界”,全龄方案显成效
据科室负责人介绍,女性各阶段身体特点不同,青春期易月经不调、更年期多潮热失眠、老年易骨质疏松,“我们将中医调理与阶段特点结合,让大家不用为找'对口'科室犯难。”
针对王女士体质,科室对症下药,“一个周期后,颈肩痛发作减少,月经疼痛基本消失,睡眠也好了。”王女士复诊时说。
医生为刘阿姨施温针灸强壮筋骨,配合盆底肌筋膜手法和凯格尔运动指导。“现在关节的疼痛有所减轻,起夜次数少了,下楼遛弯也顺溜了。”她展示的康复手册上标注着每次调理后的身体变化。
16岁高中生小琳被月经不调和痤疮困扰,起初她挺不好意思来妇产科就诊。“医生用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还教孩子饮食忌口,月经调理规律了,脸上痘痘也消了大半。”小琳妈妈说,现在孩子更愿意和医生沟通身体的变化。
“很多人还停留在‘妇产科就是看妇科病、接生孩子’的认知里。”科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建立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希望能提供连续、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
中西医结合+居家指导,织密健康防护网
“为了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科室创新推出‘中西医双坐诊’的模式。”赵凤容介绍,“患者挂一次号,就能同时获得中西医两位医师的诊断意见。”
西医医师为王女士仔细查看了她的B超报告和体检数据,中医医师则通过望闻问切进行体质辨识。两位医师交流后,给出了综合方案。
据了解,中西医双坐诊模式让中医辨证有西医检查支撑,西医治疗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像慢性盆腔炎患者,急性期我们就采用西医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中医灌肠、拔罐清热利湿;慢性期则以中药热敷、艾灸为主,西医定期B超监测。产后妈妈则通过检查仪器精准评估盆底肌力和腹直肌分离距离,结合中医艾灸、推拿等方式调理气血,实现'指标改善'与'体感舒适'统一。”
从“治病”到“护一生”,健康管理新模式
“冬季是储存能量的黄金时期,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性来说,此时通过适当的调理,有助于预防春季疾病的发生,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江北区中医院妇产科通过“医师——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的团队协作模式,为女性提供系统、全面的调理方案。医师负责精准辨证,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师严格执行操作,确保治疗效果;健康管理师则跟踪随访,为女性提供生活方式指导。
30岁备孕妈妈李女士中西医结合调理盆腔炎后,正在接受“暖宫助孕”调理;46岁教师赵女士通过西医排除问题后,经中医刮痧、艾灸缓解更年期潮热失眠……随着现代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中医院妇产科也从传统的“已病”治疗模式,逐步转变为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伙伴,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文/图 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