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5日,2025年重庆市科协年会“药食同源健康食品创新开发”专题沙龙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本次沙龙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以“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的创新开发与市场机遇,推进药食同源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主题,旨在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助力重庆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黄玺菘摄
据介绍,药食同源是当代大健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重庆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资源禀赋突出、产业基础扎实。《中国药典》收录的552种常用中药材中,重庆有350余种,占比超过六成。沙龙现场,三场专业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一级主任科员刁雪洋从药食同源概念沿革、药食同源市场发展态势及影响因素、普通食品与药品的区别等方面解读《药食同源目录解读与政策风向》。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刘雄从药食同源植物的定义与特点、应用领域、加工方法、市场需求与趋势等多方面,深入分析西部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马羚作《药食同源背景下川陈皮道地性品质分析与应用展望》报告,分析川陈皮使用历史及种质,并从药食同源的角度讲解橘的全果综合开发利用。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药食同源产业学院授牌、药食同源智库专家授聘书、产学研合作签约等环节,进一步夯实产业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撑基础,加速创新技术落地转化。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郑满表示,当前重庆正加快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向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未来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食品”“中医药+文旅”等跨界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有利于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肖依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