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只见标准化厂房错落有致,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2024年,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08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工业固投11.73亿元、增长44.7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石柱创新推进清廉园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强根基 政企同心筑防线
“多亏了产业链联合党委搭台,我们不仅学到了先进技术,还签下了6000万元的合作订单!”核谷伟岸(石柱)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绍清说。石柱成立装备制造产业链联合党委,吸纳18家企业为成员单位,开展参观考察、供需对接等活动20余场次,促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6项、合作金额超4亿元。同时,石柱建立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22名县级机关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重点企业党建指导员。“作为党建指导员,我每周至少深入企业2次,既要宣传政策,也要帮着解决实际困难。”派驻干部尚兴宇表示。此外,县领导定期到结对企业开展理论宣讲、上廉政党课,园区产业联盟讲堂也常态化开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优化服务破壁垒 亲清营商增活力
“以前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扫码就能提交材料,太方便了!”刚办完项目审批的企业办事员李女士点赞道。石柱打造园区“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应用推广“码上服务”,整合跨部门服务8项,实现“窗口全包办、办事不出园”。
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石柱建立政企微信群,15名包帮联系企业县领导、18名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和26名企业服务专员24小时在线。“有次我们反映厂房需要加装行车,群里的服务专员当天就协调解决了。”天启盛达(重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张劲松回忆说。2024年以来,政企微信群共协调解决厂房搬迁、廉租房租赁等问题180件次。
在招商引资方面,石柱选优配强招商专班,分区域开展驻地招商。截至目前,累计招引泵阀项目91个、合同引资36亿元,签约项目落地投产周期平均缩短30%,企业投诉下降50%以上。
监督执纪筑屏障 规范用权促清廉
“我们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石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晓军介绍。园区完善土地、厂房管理制度,盘活长期闲置地块涉及土地740余亩、闲置厂房16.88万平方米(其中民营企业厂房7.46万平方米);建立企业入驻和退出机制,分批清退停产违约企业22家,收回标准厂房8.13万平方米。
此外,石柱还出台《涉企服务“十不准”》《招商引资“十严禁”》等制度,聘请34名清廉观察员下沉园区开展廉政测评。“作为清廉观察员,我每月都会收集企业意见,前不久刚反映了某企业水电气保障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观察员李琪说。同时,园区建立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联动监督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及时发现处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
作风建设树新风 队伍过硬显担当
“春节期间,企业外贸订单猛增,助企服务先锋队主动来帮忙打包,让我们的产品提前交付出口,太感谢了!”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颖说。石柱精选50名党员干部组建助企服务先锋队,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通过驻点帮扶、跨部门协同的方式推进生产提速。
为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石柱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组织班子成员与关键岗位干部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55人次。同时,园区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最优服务岗位大家评”活动,开设服务质效评比“晾晒榜”,推动形成“标杆领跑—后进追赶”的良性循环。园区服务好评率达96%以上,3名服务专员荣获“最佳服务明星”称号。
文化浸润扬正气 崇廉尚廉入人心
走进园区大厅,“五清园区”廉洁文化墙格外醒目,廉洁警示语、活动照片等内容直观展示着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我们旨在通过打造廉洁文化阵地,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此外,园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非公党支部召开警示教育专题会议,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化运用“以案四说”机制推动以案促改。
在清廉细胞创建方面,石柱重点培育万力联兴、嘉士伯等10家标杆企业创建清廉民企样板,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我们将诚信廉洁融入企业制度和经营活动中,这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曦表示。截至目前,石柱已培育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3人。
如今,石柱工业园区正以清廉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政治生态、营商环境和干部作风,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