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建议在草案第14条‘不得侮辱、贬损、亵渎’之后,增加曲解、歪曲等表述。”“建议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基金。”“建议增加民族文化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并细化明确。”“草案第56条中提到的相关部门是否都具有执法权,建议细化明确。”……
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联动重庆黔江、酉阳、彭水三地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立法意见线上征询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沙坪坝、黔江、酉阳、彭水四地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员、人大代表、区县民宗委相关负责人等参会。大家围绕草案文本、结合各地实际,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共收到代表性的意见建议100余条。
▲立法意见征询会现场。记者王亚同 摄
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是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筑牢民族团结的“法治根基”。今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初次审议,当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重庆市是全国唯一的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直辖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包括黔江区和石柱、秀山、酉阳、彭水4个民族自治县)是重庆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82.4%。为广泛吸纳民意,尤其是我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牵头,邀请黔江、酉阳、彭水三地人大参与,举行此次线上意见征询会,通过国字号联系点与重庆市级联系点互动协作,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金点子”。
会上,工作人员对草案的背景、制定原则、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解读,汇总梳理出具有重庆特色亮点、借鉴推广价值的若干意见建议。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还将依托线上线下征询机制,多层次、多渠道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通过立法“直通车”反馈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文/记者 王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