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会上,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肖庆华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从系统韧性、源头保障、智慧调度三个维度,全面提升供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坚决守住供水安全这条城市生命线,较“十三五”末,城市供水能力持续增长30%。
在增强系统韧性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气象、水文与实时用水数据,提前进行水源调配,以应对夏季连续极端高温;依托网格化巡查机制,管网漏损率降至8.8%以内;运用动态压力调控,实时优化区域供水平衡。
在源头保障方面,构建“多源互济”的供水格局。建成16条跨江连山的互联互通管道,将长江、嘉陵江两大水源串联成网,实现六大片区供水互联、成水互调,形成“江水互补、片区联动”的韧性体系。同时,全市各区县全部建成应急备用水源,并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在2022年、2024年重庆极端干旱期间,确保了极端条件下的供水稳定。
在智慧调度方面,推进“智慧赋能”的风险防控。打造“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平台,构建覆盖“原水——制水——输水——用水”全流程,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展示于一体的综合辅助决策系统。平台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能够实时感知水厂运行状态、管网压力变化与水质动态,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据介绍,五年间,重庆市共新建改造水厂29座,更新老旧管网2240公里,日供水能力增长至871万吨,足以满足重庆地区所有家庭超过三周的用水需求;更新改造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推动中心城区96%的居民小区实现专业化运维,惠及40余万住户。同时,还建立市、区、厂三级水质监测体系,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水质抽检,确保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