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7日,首届“联合国国际法院模拟法庭”大赛在重庆圆满落幕。据了解,本次赛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精”,提升高校学子与青年律师的国际审判理论与实务水平,成功搭建起高水平国际公法人才培育与展示的平台。
据介绍,此次比赛在重庆市法学会、市司法局指导下,由市律师协会、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市法学会自由贸易区暨“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会、市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主办。
大赛自今年6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4支高校与律所队伍,693名选手参与角逐,先后经过个人赛及团队赛的12强比赛、4强比赛、冠亚军决赛,最终“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代表队荣获团体冠军,“上海政法学院+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代表队获得亚军,“北京理工大学+中豪律师事务所”代表队、“兰州财经大学+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代表队分获季军。
大赛原创及发起人陈功教授介绍,本次大赛具有“技术创新”“赛制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等三大特点。其中,比赛在技术方面借助AI技术和虚拟仿真平台,通过“教育链——技术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高度仿真的全英文国际法律实务场景。比赛紧扣国际热点议题,按照国际顶尖模拟法庭竞赛方式,以国际法院真实案件模拟为实践载体,采取专业赛题和全英文环境,涵盖国际法院审理全流程,以锻炼参赛者的法律逻辑、语言表达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引入国际法、资深涉外法务等领域专家担任评委,共同搭建青年学子、青年律师与业界精英的对接桥梁。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最佳辩手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等多项荣誉。
据介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重庆律师行业紧扣“两大定位”,按照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的要求,深入实施政策支撑、平台打造、机构引育、人才培养、业务拓展“五大工程”,通过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中国(重庆)—东盟法律服务中心,推进渝港澳律所合伙联营,打造“渝法护航”服务品牌等,积极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涉外服务领域日益拓展,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劲法治动能。
(文/记者 黄乔 实习生 胡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