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会上,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帆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制定实施《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全市未来产业提速发展,呈现4个“新”特点。
发布会现场。
具体来讲,在科技创新策源方面,前沿技术实现新突破。重庆构建了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体系,布局建设高能级、强带动的重大科研平台113个,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比如,全球首款九谱段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等成果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产品培育取得新成效。重庆进一步完善未来产业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培育打造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服务机构,培育了30个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比如,视联动力的自主国产网络通信协议(V2V)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优质主体培育方面,企业发展迈出新步伐。重庆以各类产业研究院为抓手,推动未来技术成果加速孵化,建立完善未来产业“企业、产品、项目、平台、成果、应用场景”的培育储备库,围绕企业全成长周期提供赋能服务,培育了未来产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3家,未来产业优质企业实现量质齐升。比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摇橹船围绕“光+AI”研发多个“首台(套)”智能视觉装备,可用于汽车3D涂胶、Micro LED晶圆制造等场景的缺陷检测,检测准确率大于99.99%。
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面,产业集聚发展展现新态势。重庆把先导区作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载体,已培育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和3个筹建区。比如,两江新区围绕空天信息,集聚了全市90%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地了中国星网、海格通信等24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终端应用”完整链条。(图/文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