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远看是木雕工艺品,近看是地球仪,拿在手中又是可以拆装的“鲁班锁”。
近日,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设计制作的重庆地图作品“鲁班锁地球仪”,在第32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上获得“实物类地图荣誉提名奖”(实物类第二名)。
此次获奖,殊为不易。国际地图制图大会是全球地图界最高级别的盛会,本届大会共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件地图作品参赛,仅中国就选送了15件作品参赛。
“鲁班锁地球仪”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为何能征服国际评委?9月1日,记者采访了其设计制作团队。
设计灵感从测绘地图专业工作者的“金点子PK”中诞生
鲁班锁别名孔明锁、八卦锁,是中国古典四大益智玩具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地球仪则是地球的模型。“鲁班锁地球仪”可谓多元素融合的产品,这个好点子是如何诞生的?
“灵感其实是来源于院里一次‘PK’。”“鲁班锁地球仪”主创人员、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图工程师成昆凤说,2023年底,院里面向全体职工征集地图文创类产品的设计“金点子”,优胜者可以转化为地图文创产品。
其间,成昆凤给孩子选购玩具时,无意间看到一个鲁班锁益智玩具,她突然想到,把鲁班锁和地球仪结合在一起,正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作品!于是,她把这一创意上报,参与全院的“金点子PK”。
令成昆凤意外的是,“鲁班锁地球仪”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落地转化的2件地图文创产品之一。并且,经过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遴选和推荐,“鲁班锁地球仪”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支持下立项,经中国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海选,代表中国参与第32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
但要把这个好点子变成实物,过程堪称困难重重。
“鲁班锁地球仪”是一件具备艺术性的作品,也是一个科学仪器。在追求视觉震撼和文化深度的同时,必须确保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球体结构的稳定性。为此,团队在设计和制作中,不断寻找最佳平衡点。
首先是选材,要做一个能拆解、拼装的地球仪,必须用足够坚硬且不易变形的材料,才能保证“严丝合缝”;其次,要把平面的二维地图精准地“移”到地球仪上,确保地图要素在拼接处连续且变形最小。
为了选出合适的材料,成昆凤和同事们先后用塑料、3D打印材料、柚木、黑檀、紫檀等10多种材料进行试制。最终,紫檀木“胜出”。
在制作世界地图时,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图分院的专业人员采用高精度数字建模的方式,将二维地图精确投射到地球仪表面。为了保证地图的合法合规,他们将“鲁班锁地球仪”表面的地图分为6个平面部分,送自然资源部审核,拿到审图号后再进行制作。
在制作环节,团队先用机雕雕刻出大致轮廓,再由专业工匠进行手工精雕。仅模型测试、工艺调整就耗时数月。
“如果没有院里的征集和局里的支持,‘鲁班锁地球仪’不可能面世、拿奖。”成昆凤感慨,得益于主管部门支持,重庆地图文创产品创作、生产有积累、有土壤,更有宽容的氛围,因此才诞生了斩获国际大奖的作品。
好看又好玩,凭借良好互动性征服国际评委
事实证明,重庆的选送眼光十分准确。在第32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上,“鲁班锁地球仪”深受国际评委和外国友人的喜爱。每位路过展位的评委,都会忍不住把它拿起来,体验拆装的乐趣。
记者在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看到,“鲁班锁地球仪”由12块紫檀打造的榫卯块组成,每一块都有数字编号及生肖剪纸图案,1至12号榫卯块正好对应中国的十二生肖。从地球仪的北冰洋位置轻轻一推,便可取出第一块木条,从而开始拆解;将地球仪复原时,则要按照组装鲁班锁的思路,先组装“锁芯”。整个过程巧思满满,很有趣味。
“在市规资局指导下,我们设计这件作品时尽最大努力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希望它成为重庆递给世界的‘三维名片’。”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图分院院长颜宇表示,不同于传统的地图作品,“鲁班锁地球仪”具备良好互动性,受到国际评委的普遍认可。国际友人可以在动手拆装的过程中,跟着数字编号认识十二生肖,认识剪纸艺术,也在起承转合之间,感受榫卯结构的独特魅力,对中国文化有更直观的体验。
参与大会的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图分院总工熊明还分享了一件趣事:在第32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的参赛阶段,“鲁班锁地球仪”就吸引了多国地图学者的现场观摩和动手组装实践,深受好评。
其中,一位韩国学者体验了拆解和拼装过程后赞叹不已,与主创团队交流起来。当他得知“鲁班锁地球仪”来自重庆,更是激动地聊起了重庆和韩国的历史渊源,团队也盛情邀请他们到重庆看看城市的变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可见,优秀的地图作品完全可以成为沟通国际友谊的桥梁。”熊明说。
推动重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获奖后,“鲁班锁地球仪”将如何发挥它的价值?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处副处长罗松表示,考虑从“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发挥“鲁班锁地球仪”的价值。
“走出去”即积极融入高能级对外交流平台。考虑把该作品纳入重大国际会议及论坛的礼品与展示体系。同时支持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携作品参与国际地图制图会议、文化交流等活动。
“请进来”即深度融合文旅体验与城市推广。探索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城市地标场所设立“鲁班锁地球仪”的常设展区与互动体验区,吸引游客和市民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知识。此外也积极推动与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文旅项目合作,开发系列衍生产品。
罗松表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度支持创新工作,对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试行“创新额度”管理,支持其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源、人力和时间用于探索性、前瞻性项目。并设有“地图文化与测绘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支持优秀创意落地。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出标准、出范式、聚生态”,系统性推动重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升级和能级跃升。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周涛谈到,该院将系统总结“鲁班锁地球仪”等项目的成功经验,尝试将“文化遗产数字化解构与再创新”的方法论进行提炼,形成可供行业借鉴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指南。未来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将以自然资源部智能城市时空信息与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为抓手,聚焦实景三维中国、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推动更多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创新融合和产业应用。
同时,该院还将更积极地牵头和参与国际地图制图、地理信息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从“做出一个产品”向“形成一套模式”“引领一个方向”转变,让重庆的创新实践为全球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提供新的助力。
(文/记者 申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