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学季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重庆疾控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健康·体育 > 正文

开学季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重庆疾控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9-03 10:27

  当前正值夏秋交替,暑热余威犹存,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加之暑期返程高峰与开学季叠加,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大幅增加,易于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9月2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早晚去公园记得做好个人防护

  据介绍,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都属蚊媒传染病。其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为媒介进行叮咬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登革热则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经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我市高发期为每年5月至10月。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皮疹、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器官大出血或休克等症状。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它也可在孕期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或通过性接触、输血及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痛及关节痛等,病程通常持续2-7天缓解。部分病例感染后可能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针对蚊媒传染病防控,重庆疾控提出四项具体防控措施:

  一是科学避免蚊子叮咬。市民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尤其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时段(如:上午8点至10点,下午4点至6点)应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并在外露的皮肤上喷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蚊虫驱避药物。室内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具,或使用电热蚊香等灭蚊产品以减少蚊虫叮咬。

  二是清理蚊虫孳生地。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及时清理阳台、天台、庭院内的花盆、泡沫箱、废弃瓶罐等容器;家中水生植物及各类积水容器,需每3-5天彻底换水一次,若不便换水,可投放灭蚊幼剂或用砂石等进行物理隔断。

  三是有广东、广西等地或东南亚、美洲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发生地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居民,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四是备孕女性和孕妇应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若从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地区返回,男性需在3个月内、女性需在2个月内采取安全性行为。孕妇的伴侣若有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的旅居史,在该孕妇的整个孕期,必须坚持使用避孕套或避免性行为。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重庆疾控提醒,夏末秋初,气温仍较高,易导致食物发生腐败变质,且雨水较多,野生蘑菇生长茂盛,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市民要做好食源性疾病防控。

  据介绍,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当前季节防控需重点关注三方面:

  首先,不要采买食用野生蘑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神经系统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大众普遍缺乏真菌学专业知识,不能准确的辨别毒蘑菇,容易误食。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其次,保障餐食安全卫生。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地等集体用餐单位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尽量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材,确保食材的新鲜、清洁、安全、无害;不购买无资质的食品。在外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

  再次,正确烹饪加工食材。食品应经充分烧熟煮透后再食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砧板、刀具混用,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保持手卫生,交替处理生、熟食品过程中和餐前便后要洗手。按需备餐,尽量不剩饭菜。剩饭菜应加盖密封冷藏储存,再次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李周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 电影《局外人》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