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学在即,近日,重庆渝中区、渝北区、南岸区等区教委陆续发布了2025年秋季开学校园传染病防控提醒。针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以及诺如病毒、手足口病、高温中暑等提出校园防控攻略,守护学生身体健康。
渝中区
集中开展一次校园卫生专项行动
近日,渝中区教委发布了2025年秋季开学校园健康风险提示。
对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学前,集中开展一次以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为主、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彻底清除校园卫生死角,彻底清理垃圾杂物、废弃瓶罐积水,清除病媒孳生源头。
开学前后,要加强师生健康监测,督促师生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师生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时段(如8时~10时和时16~18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
对于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其它常见传染病,水痘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通风换气,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方法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做好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等。
手足口病,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加强教室、厕所、游乐设施消毒。患病儿童需隔离至少2周,持医院康复证明方可返园。保持手卫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做好个人防护。
为预防高温中暑,外出时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南岸区
做好自我防护 降低感染可能
南岸区教委在《秋季校园传染病防控倡议书》中向学生及家长发出倡议: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
彻底清积水,从源头灭蚊:每周定期(每5~7天)清理家中及周边环境的积水,重点排查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下水道、空调外机接水盘等易积水区域。
科学灭成蚊,减少叮咬风险:傍晚、清晨等蚊虫活跃时段,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边停留。
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感染可能:若家中有学生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需主动做好14天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秋季开学后,校园内人员流动频繁,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易聚集传播,需重点做好以下防控:
自我健康监测,做健康管理者。若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学生还要主动报告学校。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接种疫苗强化自身免疫。
同学和家长们还要全力配合学校及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疫情报告等工作,明确患传染病的学生待疾病痊愈后凭南岸区指定的医疗机构开具的《返校证明》方能返校。
渝北区
坚持锻炼 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为做好秋季开学准备,渝北区教委发布了秋季开学传染病防控全攻略。
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诺如病毒、肺结核等。为此,同学们要做到: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回家后要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冲洗。
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作息规律。晚间合理安排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既有利于生长发育,又可提高免疫力。
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毛巾、洗漱用具、碗筷、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使用公筷,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记者 秦健 实习生 牛祉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