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研究员们正做着数据盘点。一份份来自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的翠冠梨样本,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
这些浸润着山野气息的果实,蕴藏着集体村智慧梨园的生长密码,也承载着二圣镇的振兴期待。梨园里,传感器散布田间,捕捉着土壤的每次呼吸、光照的每寸流转、温度的每刻起伏。数据流通过物联网汇聚云端管理平台,成为高校科研团队解码品质基因、优化种植方案的密钥。
这座小镇围绕“茶梨渔花”四大特色产业精心“筑巢”,带动智慧和人才加速汇聚,形成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绿水青山间生根抽枝,一批批怀抱新理念、新技能的人才纷至沓来,“四”带“二”的振兴“好牌”,在这片土地上越打越顺。
二圣梨园。二圣镇人民政府供图
智慧“妙笔”
点染产业成色
万亩梨园,绿意绵延,二圣镇集体村坐拥重庆主城都市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标准化梨园。覆盖6000亩的“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如同园中管家,精准调配资源,让水分和养分直达梨树根须。
“智慧梨园布设了大量传感器,政府配套建设的气象站实时捕捉环境变化。田间状态尽在掌握,我们也能管得更细、算得更精。”集体村本土人才郑典介绍。2019年起,为拓展梨树生长空间,集体村率先推进标准化改造,至2021年,3000亩梨园已完成科学间伐,疏密有致的枝丫终于拥抱阳光。“梨树数量虽减半,借助智慧化管理,总产量稳定,单果品质显著提升。起初怕减产,如今笑丰收!”种了20多年梨的集体村村民张应全体会颇深。
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村民在采收翠冠梨。二圣镇人民政府供图
田间地头,来自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身影频现。他们与本地农技人员协作,依托巴南区农民田间学校、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家大院等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围绕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联合攻关。
从枝头到市场,二圣镇梨产业的智慧升级贯穿着全链脉络。手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双认证,二圣梨的品牌含金量持续提升。田间筛选的梨果,即便品相稍次,也在深加工车间重获新生,变作梨膏、梨酒,身价倍增。销售环节更见巧思,二圣镇以梨香引客,将梨园风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梨花节、采梨节等农旅活动聚拢人气,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产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小山村正悄然蝶变。
同样的智慧妙手,也点拨了二圣镇的其他产业。海浪农业科技启动“智慧渔业2.0”工程,打造全市首个淡水虾数字化养殖基地,AI水质监测系统与智能投喂系统协同发力,饵料利用率跃升35%,病害率骤降62%,年产量预期增长5万斤;定心茶园借力区块链管理平台和5G智慧茶园项目,通过田间数据智能监测与分析,将茶叶的生长轨迹绘成数据图谱,为品种选育和工艺升级提供科学导航。
位于巴南区二圣镇的定心茶园。二圣镇人民政府供图
人才“活水”
浇灌振兴沃土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二圣镇“茶梨渔花”产业链上活跃着一批“新农人”的身影——他们或携一缕乡愁归来,或怀揣满腔热忱扎根,将新技术嫁接于阡陌,让新业态抽穗于田垄。
天坪山麓,白鹭源山庄掩映于苍翠之中。全景落地窗外,云林天乡的四季花海如流动的调色盘,清风裹挟花香穿堂而过,沁人心脾。露台上,几桌弈局正酣。山庄经营者郑义曾是走南闯北的厨师学徒,几年前,他看准家乡农旅融合的机遇,毅然返乡投资创业,“家乡变美了,游客从主城涌来,我就想着该把城里人喜欢的慢生活也带回来。”谈及创业历程,郑义感慨:“从设计图纸到开业迎客,创业基地给了很多指导和帮扶。村里还定期组织我们去外地‘取经’,让我们少走弯路。”
位于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的云林天乡景区游人如织。二圣镇人民政府供图
为筑实人才“凤巢”,二圣镇以政策为犁、乡情为壤,畅通人才回乡路。为了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二圣镇积极打造返乡创业载体,创建了全市首个“巾帼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和首个以村集体为主体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依托这些平台,全镇累计回引返乡人员375人,吸引19名本土人才回村工作,引进城市人才12人;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51家,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就业658人次,真正让人才“回乡有门、创业有路、成长有伴”。
重庆海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皮伟,就是被二圣镇的水产发展潜力吸引而来的创业者。经朋友介绍,他带着先进的设施化养殖技术扎根于此,推动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优质品种规模化养殖。“这里水质好,政策环境也好,是个创业福地。”皮伟忆及前些年暴雨中镇政府抢修垮塌河岸、守护百亩虾塘的场景,“真金白银的支持,雪中送炭的关怀,让我敢闯敢干。”
云林天乡景区负责人周林笋落户集体村后,化身乡村振兴传薪者,开设公开课指导返乡大学生,带动27家农家乐升级转型,创收超5000万元。
除了被引进的城市人才,本土青年亦衔泥反哺山乡。28岁的郑典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将自身所学倾注于乡村治理与梨园建设。“收入不逊城市,还能照顾母亲。”郑典提及自己扎根乡村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对这份事业有期待。”
当智慧在万亩梨园里生根,当人才在青山沃野间闪光,二圣镇的振兴故事在一组组数据、一垄垄农田、一张张笑脸中悄然铺展。“二圣镇作为全区农业现代产业园核心区,将继续围绕茶梨渔花四大特色产业,加强智慧赋能、促进人才兴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探索二圣路径。”二圣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卢姝娜坚定地说。(戴立坤李心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