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斩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斩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来源:光明网2025-08-20 20:23

  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幕。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周思邑以“一体贯通,三轮驱动,六力并举,共筑海外安全:《领事与侨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斩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大赛现场。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据了解,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三评一竞赛”清单的本科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覆盖全国32个省份、14个学科门类,设置了7个赛道,吸引了1308所高校的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其中3.4万名教师晋级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本次全国赛。

  自2025年3月赛事启动以来,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协同宣传部、人事处、科研处等部门,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教学主阵地作用,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抓手,突出跨部门协同联动、跨学校聚优成势、跨学科融合创新,健全完善多层次系统化培训、常态化专家打磨辅导机制,助力参赛教师提升竞赛水平。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斩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教师周思邑荣获一等奖。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周思邑团队基于《领事与侨务》课程,立足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融合新文科建设成效,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领事保护战略需求,外交与侨务工作需要,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侨知识的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智慧教学赋能,彰显了学校“外语+外交”特色与学科交叉优势,教学创新特色成果获得国赛评委的高度认可。

  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突破为新起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厚植教学创新土壤,持续激发教师钻研教学、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促进育人能力整体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输送更多“精外语、通专业、强能力”的新文科人才。(张玉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