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好教育看得见|重庆两江新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协同密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美好教育看得见|重庆两江新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协同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5-08-19 14:24

  当伤害藏在衣袖下,谁能第一时间捕捉孩子无声地呼救?当家庭矛盾形成情感漩涡时,哪些力量能合力打破沉默?当校园、家庭、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难以贯通时,如何让守护不再各自为战?

  8月14日,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联动区委宣传部、政法委、街道等部门与学校、社区代表齐聚一堂,以“实地调研+集中研讨”的形式,围绕家校社协同共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

  这场交流并非偶然,而是两江新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持续探索的缩影。近年来,重庆两江新区结合一个个具体案例,不断总结协同经验,从机制完善到应用场景拓展,逐步破解服务分散化、衔接不畅的难题,构建全链条、多场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网络。

  个案里的“协同密码”:从伤痕到笑脸的转变

  “孩子,你的手怎么了?”2024年12月,两江新区某中学班主任发现班上一孩子双手肿胀、有淤青,左前额头还有一块血迹,在老师的耐心询问下,核实了孩子是被父亲打伤的,而且类似的情况已不止一次。

  这一发现,立刻触发了两江新区构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班主任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沟通,全面排查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德育处、安稳办等多部门立即响应,对该生开展心理疏导、检查伤情。评估风险后,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向公安机关、教育局提交了强制报告;社区民警、妇联等介入,对家长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协调心理咨询机构提供长期跟踪服务,心理健康教师用沙盘疗法帮孩子疏解创伤,学科老师定制学业计划助其重拾信心。

  在多方协同下,该生脱离家暴环境,如今与同学相处融洽,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从发现到处置,再到后续跟踪帮扶,环环相扣,各部门协同发力,正是两江新区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分散化的鲜活案例。

  数字与网格:从各自为战到协同联动

  化“分散”为“协同”,离不开数字赋能和网格化的工作机制。两江新区借助数字赋能,积极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应用场景”构建,探索联接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兴趣培育、预警处置、危机干预等成熟应用,整合学校和社区的师资、阵地等资源,实现区域信息统揽和防护统管,筑牢全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基于智慧教育,两江新区搭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数字平台”和“心悦两江”服务平台,实现心理测评、咨询预约、危机干预的动态管理。学生和家长可随时在线测评,系统自动生成报告,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当通过平台提交的测评显示孩子有焦虑倾向时,系统立即向心理教师发出预警,沟通和干预即刻开启。

  线下,114个社区和学校的“教联体”工作中心构成一张大网,覆盖全区中小幼教育:组织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专业力量,定期举办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学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青春期心理调适”“亲子沟通”“家长自我心理调适”讲座或工作坊,让家长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两江新区还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通报进展、破解难题;对重点心理问题儿童青少年实行 “一人一策一档”,实行“包片负责、全程跟踪”的帮扶制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危机事件快速响应。

  两江新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杜术林表示:“心理健康服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社会教育观的革新。”如今,两江新区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学校社区吹哨、部门街道报到。”家校社共织防护网,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由分散化变为一体化,为青少年筑牢坚不可摧的“心灵防线”。(肖依佩 朱珠)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