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沙滩足球这项运动多在海滨城市开展。但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沙滩足球项目中,集训仅半个月的重庆女足却拿到了第8名的成绩。在重庆这个内陆城市,这支沙滩女足是如何组建、如何寻找合适场地训练的?带着这些疑问,8月13日,记者采访了重庆沙滩女足教练尹恒和球队队长、重庆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黄昕瑶。
9名球员全部来自重师
尹恒介绍,重庆这支沙滩女足,球员全是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学生,“今年6月底,接到组队参加全运会群众比赛的通知后,重庆市足协就以重师为班底组建了球队,球员全是重师的学生,最终前往广东参加比赛的共有9个人。”
重师这批球员大多是通过体育单招被录取的,以前还代表重庆参加过五人制足球赛。但问题在于,她们以前都是在天然草坪或者人工草坪上踢球,从未在沙滩上踢过。球队队长黄昕瑶就表示,“在沙滩上踢球和在草坪上踢球是两个概念,在沙滩上踢球,因为地面是不平整的,球有时候会乱蹦乱跳,一开始我们都很不适应。但熟悉之后,我们都觉得沙滩足球还是很有趣的。”
7月14日,这支球队前往成都温江,在那里训练到了29号。也就是说,重庆沙滩女足这批球员从第一次踢沙滩足球到集训结束,一共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8月3日,球队前往广东阳江海陵岛报到,6日开始踢比赛。比赛开始后,重庆沙滩女足遭遇多支强劲对手,球员们迎难而上,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获得本次比赛第8名。
尹恒表示,“决赛阶段一共11支球队,我们从零基础到进入前八名,不说这个成绩有多好,但还是对球员们集体努力的肯定。其实我们的实力应该在5-6名,但最后两场因伤病太多,影响了发挥。沙滩足球对体能要求特别高,我们这次只有9个球员,包括两名门将,导致人员轮换时有些捉襟见肘。而且由于沙滩足球不能穿球鞋和球袜,也不能戴护具,拼抢又很激烈,我们队后来两三名球员的踝关节和膝关节受伤了,最后只能靠残阵出战。”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官网也报道了这支女足的故事,“此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运会群众组沙滩足球项目比赛,对重师女足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从最初的紧张不适应,到逐渐在比赛中找到状态,一路走来,球员们收获的不仅是比赛经验,更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相信在未来的赛事中,重庆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将带着这份拼搏精神,继续挑战自我,为校争光,为重庆体育贡献力量。”
希望重庆有专业沙滩足球场
尹恒介绍,全运会沙滩女足项目,目前广东、四川、浙江等队比较强,“这次是广东夺冠,浙江第二,四川第三。广东和浙江都在海边,有专业的沙滩足球场,训练很方便。”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是没有专门的沙滩足球场地的,“沙滩足球场地要求是海沙为主,而且沙子深度至少要求40厘米,不能用河沙,因为河沙一踩就踩平了。重师有一块沙滩排球的场地,但达不到比赛要求;云阳倒是有一块沙滩足球场,沙子是从广西北海拉回来的,但距离中心城区确实太远了。如果中心城区有场地,我们就能利用周末训练,会方便很多。”
对于重庆沙滩足球未来的目标,尹恒表示,“平时我们也会参加国内的沙滩女足比赛,全国每年有一个锦标赛,10月在浙江舟山举行,我们也准备参赛。另外,希望2027年之前,能在中心城区修建一块沙滩足球的场地。2029年全运会将在湖南举办,如果场地能在2027年修好,我们也会提前组队开始选人,并扩大选材范围,希望能以重庆各大高校为主、社会资源为辅,组建一支有竞争力的沙滩女足。下一届全运会,我们的目标是冲击前四名。”
(文/记者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