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暴雨来袭 重庆多方联动筑牢防汛安全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暴雨来袭 重庆多方联动筑牢防汛安全线

来源:重庆日报2025-08-12 10:39

  暴雨来袭 重庆多方联动筑牢防汛安全线

  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17859人

  8月10日12时—11日6时,重庆市东北部大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造成道路受阻,人员被困等情况。对此,重庆市各区县各部门积极应对,争分夺秒展开抢险救援。截至11日11时,有32个区县受灾,全市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17859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

  专业救援队伍齐装满员

  8月11日,记者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截至11日11时,本轮降雨导致万州、涪陵、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渝北、巴南、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万盛、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武隆、开州、城口、垫江、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彭水等32个区县受灾。

  针对本轮强降雨情况,市、区县、乡镇三级专业救援队伍全面进入24小时一级战备状态,全员在岗,暂停休假,确保力量齐装满员、随时可动。市级队伍共1847人,分4个片区前置13个重点区县。其中,渝东北300人、渝东南254人、渝西142人、中心城区及周边1151人,区县级应急队伍1/2前置高风险乡镇,确保队伍快速响应。

  同时,统筹调度前置全市防汛排涝主战装备,乡镇配备汽(柴)油机泵714台套,全市专业救援队伍现有水上救援舟艇621艘。

  党员干部硬核守护

  8月10日深夜,城口部分乡镇出现灾情,道路塌方、河道水位上涨、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加剧,蹚水救人、巡查等场景在多个乡镇上演。河鱼乡的几处民宿有游客被困。十多名当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蹚着积水赶到,迅速拉起警戒线,封锁危险区域并疏通道路。经过3小时的抢修,他们成功疏通了3处塌方路段,打通了游客和居民撤离的关键通道。

  据城口县应急管理局统计,为应对此轮强降雨,该县已调度25个镇街及重点单位,累计排查山洪点10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85处,紧急避让6户25人,转移安置28户81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建立的136名党员“包片+包乡镇+包点”三级机制,深入一线排查隐患385处,提前转移撤离24户74人。截至11日早9时,全县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智慧大脑”精准防内涝

  8月11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市住房城乡建委的城市内涝治理应用驾驶舱,电子大屏实时“直播”着全市内涝防控动态——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绿梦广场积水告警、下穿道水位变化、易涝点风险提示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正是重庆城市内涝治理的“智慧大脑”。

  过去防涝如同“盲人摸象”,如今该系统整合了700余台液位计、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数据,并结合气象、水文等42类数据资源,构建全域内涝风险“一张图”。依托AI算法,系统可实时分析积水深度、区域流量等指标,自动匹配预设阈值,15分钟内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区县、街镇及抢险人员,无效巡查减少75%,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该应用主要针对城市暴雨积水存在的风险预警不精准、处置反馈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以城市建成区范围内4分段气象降水预报为基础,按照“面+点”2分层,实现“市—区—镇街”3分级递进式区域积水风险预警。

  市、区县、街镇及企业等责任主体接收预警信息后,根据预案布防、协同要求迅速开展雨前响应,值班人员实时跟踪预警叫应情况,系统全景式展示全域应急力量前置部署情况,对未叫应、未响应的一键智联,实现“雨未下、人先到”主动防控。

  (记者 朱婷 刘冲 邱小雅 实习生 甘露)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榆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 河北秦皇岛: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