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暴雨来袭,重庆多区县全力应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政务 > 正文

暴雨来袭,重庆多区县全力应对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8-11 14:34

  提前转移高风险区群众、工作组迅速下沉……暴雨来袭,重庆多区县全力应对

  8月10日下午,重庆中心城区、合川等地陆续迎来降雨,气温凉爽不少。重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灾害风险提示称,10日20时—11日08时,黔江、巴南等地雨量40~130毫米,灾害风险等级较高;合川、江津等区县,雨量将达到130~180毫米,灾害风险等级高。上述区县如何做好防范?

  “报告,苏维村地灾高风险地段涉及的13户已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10日下午,黔江区黑溪镇“141”基层智治平台,值班人员庞可收到村社干部发来的信息后,长舒一口气。短暂的放松后,他又投入到暴雨相关应对工作当中。“隐患排查、提前转移……马虎不得,每一项工作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而且,还要追踪具体处置以及办结情况。”他说。

  针对此次暴雨,黔江区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黔江区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风险研判会议和30个乡镇街道防汛防地灾工作调度会议。目前,相关应对工作正在展开。

  记者从巴南区应急管理局获悉,巴南区启动防汛和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成立前后方指挥部,将人员落实到具体岗位。并设立七个下沉工作组,分赴七个重点片区,一旦有情况,便于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10日下午5点,降雨后的合川区东津沱红绿灯路口附近,有少量积水,交巡警正在清理积水并维护交通秩序。

  针对本轮降雨特点,合川区依托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感知设备,通过川渝联动综合应用、防汛抗旱一盘棋应用,划定暴雨灾害高风险区、暴雨灾害较高风险区,横向联动多个部门,纵向贯通多个层级,形成多网融合、多跨协同的实战调度能力。

  合川区气象台副台长刘洪良介绍,此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具有极端性,致灾风险高,需加强防范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为此,9日晚上,气象部门已向此次暴雨灾害风险高的香龙镇、双槐镇、龙市镇、狮滩镇等镇街提前发出预警短信,除了通知到村社干部、网格员等,还发送给群众。同时,预警信息也同步至钱塘镇、钓鱼城街道等22个较高风险的镇街。此外,还通过“村村通”应急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上述地区的群众播送暴雨预警信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相关短信2.9万人次接收,触发11个区级部门共发布139条针对性措施指令,覆盖应急责任人1.5万人次。

  部门协同方面,合川区气象局与水利、应急、住建等部门多次开展临灾会商,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及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并与农业部门联合发布农业渍涝灾害风险预警,提醒1986户养殖大户需利用雨前晴好天气,及时收晒成熟大春、蔬菜、瓜果,减少因强降水天气造成的产量损失;并抓住强降水时机,加强塘库蓄水,以备后期农业用水之需。

  记者从合川区应急管理局获悉,9日21时30分,合川区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按照要求,当地盯紧城区地下空间、易涝地段、切坡建房、山沟坡脚、涉水工地、高山景区、山区民宿、河边休憩、水上文旅新业态等薄弱环节,全面巡查值守,严防人员伤亡。同时,针对高切坡道路、漫水桥、在建工程、农村切坡建房、山区及临河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养老中心等区域部位,以及老弱病残孕、外来人员、避暑老人、返乡学生等重点人群,要全覆盖叫应、应转尽转。

  江津区同样严阵以待。经会商研判,当地于9日20时30分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并于10日9时起,发布江河洪水、山洪灾害和渍涝灾害黄色预警,同时,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我们的23名队员也处于备勤当中。”江津区逆风救援队队长王德利表示,作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暴雨来袭时,他们也将冒雨而上,奔赴易积水的街面点位展开巡逻排查,全力参与抢险救援。

  (文/记者 朱婷 实习生 甘露)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