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合理规划增加车道 “家校警城”联手共治
重庆九龙坡区缓堵促畅“组合拳”让龙腾大道拥堵指数陡降
“再也不用每天提前一小时开车出门抢车位、接孩子了!”眼看中小学开学在即,家住九龙坡区的市民罗雪脸上满是轻松。
8月6日,记者从重庆九龙坡区获悉,结合创新实施“家校警城”联动机制,当地在龙腾大道打出一套缓堵促畅“组合拳”,不仅让这条紧邻育才中学的交通要道拥堵指数直线下降45.26%,更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城市交通治理方案。
靶向施策
合理规划增加车道 “家校警城”联手共治
重庆九龙坡区缓堵促畅“组合拳”让龙腾大道拥堵指数陡降
车道“瘦身”,数量增加到4条;同步推进停车空间合理再分配
全长6.6公里的龙腾大道西接成渝高速公路起点,东跨鹅公岩大桥连接海峡路,既是内环快速路围合区域的重要连接线,也是连接渝中区、九龙坡区和南岸区的关键交通纽带,其日均车流量高达20万辆,常年位居中心城区前列。
“育才中学谢家湾校区和大公馆校区都在这条路上,两个校区有近万名学生,其中四分之三是走读生。行课期间早晚高峰接送车辆众多,让原本就拥堵的道路更拥挤了。”九龙坡区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种种因素,让这条主干道一度陷入“早晚必堵”的困境——高峰期车辆排队往往长达1.5公里,拥堵时长有时超过2.5小时,双排停放的接送车甚至挤占了半幅路面。
着眼治理这一顽疾,九龙坡区率先启动“空间重构+时间错峰”双轮驱动。
“区公安交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科学规划车道布局,实施‘车道瘦身’改造升级,将原有的3车道增加到4车道。”上述负责人称。
车道宽度从原有的3.8米“瘦身”为3米,并不影响包括公交车在内的车辆通行,却直接有效地提升了道路总体通行效率。
同步推进的还有停车空间再分配:区城市管理部门在石坪桥正街、石坪桥横街、奥体东路和谢家湾正街等路段,合理规划学生接送临时停车区域,引导接送车辆先到以上路段有序停放,减少车辆在校门口路段聚集。
协同共治
“家校警城”联动,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合力
在龙腾大道治理中,九龙坡区创新建立的“家校警城”联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公安交管部门量身定制了育才中学上学、放学时段专项勤务方案,对聚集等候的接送车辆进行动态疏导,还与学校一道,科学设置不同年级学生的放学间隔时间,避免学生集中离校造成人车拥堵;
育才中学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倡导学生家长自主选择单双号方式接送小孩,实现了接送车辆的有效分流;
协同区交通运输委开通滩子口、大坪、石桥铺三个方向的3条区间定制公交线路,倡导家长和学生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这套机制实现了治理主体的高效协同:交管部门提供秩序保障,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家长参与自治管理,城管部门完善设施支撑,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治理合力。
治理成效
拥堵时长缩短60%,治理经验在全区众多地段推广
数据显示,自今年春季学期综合治理启动以来,龙腾大道拥堵指数从2.74下降至1.5,降幅达45.26%;拥堵时长缩短60%;接送学生车辆排队长度从1.5公里减少至0.5公里,减少66.67%,一些接送车辆原本要在学校门口等候近一个小时,现在这个时间已压减至15分钟以内。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治理逻辑已在该区不少地段推广——26个堵点治理项目、7个社区停车空间改造、4条断头路贯通、26条公交线路优化,让九龙坡区路网日均速度提升至37.2公里/小时,高峰时段运行速度达28.83公里/小时、同比提升11.7%,6.2万个“渝畅停”泊位接入则让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
九龙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优化这套集空间优化、时间错峰、多元协同于一体的治理方案,助力破解拥堵“魔咒”。
(文/记者 刘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