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区县 > 正文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来源:光明网2025-08-08 16:06

  远山如黛,白云舒卷。驱车从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河图枢纽驶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平整的柏油路旁稻浪起伏,远处成片板栗林绵延山间,白墙黛瓦的乡村民宿镶嵌于田畴之间,一幅充满诗意的“富春山居图”在眼前展开。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毛廷杰摄

  2024年,河图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533万元,位居南川区榜首,“民宿+”产业体系逐步成形,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2025年上半年,全镇集中经营土地2086亩,形成稻渔综合种养、中药材、特色林果三大产业带,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从昔日的默默无闻,到如今跻身“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乡镇”“宜居宜游特色小城镇”,河图镇华丽转身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镇”兴密码?

  “新农人”闯出致富路 “土疙瘩”变身“黄金果”

  “我刚回来时,镇上村民也种板栗,但是因无品牌、未集中销售等原因,卖不上价,最贵时不超过两块钱一斤。”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先曼回忆起多年前面临的困境,仍唏嘘不已。

  2014年,河图镇推出人才引回、企业引进等政策“大礼包”,让曾短暂客居河图而对这座小镇念念不忘的魏先曼,毅然放弃重庆中心城区月薪过万的工作,一头扎进了这片热土。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板栗大丰收。南川区河图镇供图

  然而创业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技术落后、销路不畅、资金短缺……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做了就不能停,乡亲们都指望着我呢!”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魏先曼迎难而上,带领乡亲们引进良种、创立品牌,更搭上电商快车,通过直播带货让板栗价格翻番。如今,河图镇6000亩板栗园年产板栗700吨,带动200余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

  “像魏先曼这样带着新理念、新技能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是推动河图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河图镇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彭涛说。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工程和“万企兴万村”行动,河图镇陆续吸引重庆瑞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万库粮油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落户,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径也越走越宽。

  为促进产业振兴,河图镇双管齐下:一方面整合7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集中经营2086亩土地,盘活闲置资源;另一方面坚持规模化、科技化,完成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茶叶基地配套智能农业系统等设施。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村民们正在采摘茶叶。南川区河图镇供图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河图镇正释放产业与人才融合的‘乘数效应’。”彭涛说,全镇已形成3000亩生态茶园、400亩稻渔种养、1186亩蔬菜粮油基地、500亩中药材种植等多元化产业格局。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虎头村新建辣椒加工厂、冻库,并与食品公司深度合作,构建起“种产销”一体化模式。

  农旅融合催生新动能 田园吸睛更吸“金”

  漫步在瓜果飘香的田间小道上,南川区河图镇宣传委员余泽敏指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农作物介绍:“这就是河图镇‘发家致富’的‘新密码’。”​

  依托金佛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叠加包茂、南两、渝湘复线三条高速“大动脉”环绕的区位优势,河图镇精准打出“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组合拳,为小镇装上新引擎。

  “基础设施是农旅融合的先行官。”河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华娟的话语掷地有声。近年来,河图镇下足“绣花功夫”,补齐发展短板,完成15公里农网改造,铺设14公里天然气主管道,配套建设16个生态停车场和3个充电站,为“以宿带游”打下了扎实基础。随着漫居・有点田、玉带悦意生态园等5个精品民宿落成,河图镇有力破解了乡村旅游“单线程、低附加值”的难题。​

  硬件升级后,“如何引客入乡、留趣在村”成为河图镇面临的新课题。

  王华娟介绍,河图镇通过文体活动“聚人气”,打造“田园采摘季”“乡村写生”等主题活动,推出一日游和研学游精品路线。今年举办的“走谷雨采春茶”体验活动,依托网络直播,吸引超60万网友关注——“引进来”有声有色。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绿油油的稻田。毛廷杰摄

  同时,河图镇积极推出体验活动“促消费”,开放1760亩采摘园与河畔垂钓区,创新推出“我在乡村有块田”数字云稻认养模式,结合节庆活动开设乡味集市,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260万元,让游客体验“小乡村,大乐趣”——“留下来”扎实有效。

  从田园采摘到乡村写生,从研学旅行到“民宿+”多元业态,农旅融合带来的真金白银,让农业真正成为黄金产业,让河图镇成为“梦想之地”。

  集体算好“幸福账” 和美乡村展新颜

  暮色中的河图镇中图村,新装的路灯将村道照得通明。村民周文政脸上乐开了花:“去年集体经济分红,再加上在镇里务工的收入,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

  这是河图镇村民的共同心声。

  据悉,2024年河图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33万元,716户、2316名村民领到分红“红包”,422名半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务工总收入276万元。

“镇”兴关键词⑥|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集体经济化零为整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村民们正在收稻子。南川区河图镇供图

  变化不仅在乡亲们的“钱袋子”,还有村里的“新光景”。7座5G基站矗立村间,电信光纤宽带通村入户,网络信号覆盖每个角落;“政府补贴+村民共建”政策激活了村民热情,家家争相扮靓自家庭院,村里村外愈发整洁雅致;村集体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家常菜物美价廉,用餐的村民满脸笑意。

  物质丰裕了,精神生活也更充实。休闲广场上,广场舞队踏歌起舞;5人制足球场上,年轻人激战正酣;稻作文化馆里,老景致、老手艺成了“文化名片”;趣味健步走、拔河赛、插秧挑战赛等轮番上演,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环境美了、人心齐了,乡村治理也容易了。如今,村民参与的自治组织发挥作用,秸秆乱烧、污水乱排等陋习没了踪影,定时清扫、垃圾分类成了自觉行动,文明乡风早已入脑入心。

  “这些美好变化的背后,是镇党委政府精心‘搭台’、市场主体踊跃‘唱戏’、农民群众积极‘参演’的同心协力。”王华娟说,下一步,河图镇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深耕特色农业、推进农旅融合,让田垄间的农业进一步蜕变为富民强村的“金产业”,让炊烟袅袅的农村升级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让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河图镇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谭湘戴立坤)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