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9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中提到,重庆市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取得显著成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
在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方面,截至6月底,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14项整改任务完成212项、第三轮30项整改任务完成8项,六年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55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在共建共保方面,重庆市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等一批地方标准;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五省市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重庆市建立市级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375条重要河流实现“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
在空间管控方面,重庆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推动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在资源保护方面,重庆完成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135个产卵场调查,在市内14条重要河流的“三场一通道”布设41个站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启动长江上游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贵、濒危物种人工繁育研究。
目前,重庆已启用长江流域首个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容救护中心,年均放流水生生物1500万尾以上。
在水污染防治能力提升方面,重庆严格管控总磷排放,持续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三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以上。
在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65万亩,全市水土保持率从69.5%提高到71.7%,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修复历史遗留矿山6868公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十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全部修复;三峡库区消落区75%以上有植物覆盖,387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全覆盖,431处存量危岩除险清患率达到97%。
此外,重庆还不断健全行刑衔接协作联动机制、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和跨省打防合作机制,有力打击了危害长江生态的犯罪行为。
(记者 何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