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理念创新到教学革新,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从理念创新到教学革新,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2025-07-30 08:27

  “在海外遇到急需医疗救助的突发事件,该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置呢?”近日,重庆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领事与侨务》课堂,向学生们讲解领事保护与应急医疗处置,为他们未来投身领事保护工作筑牢实操根基。

  这堂生动的“医校跨界”课堂,是川外在新文科建设中,深耕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川外锚定国家外交大局需求,深耕“共”字内核,打造“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从课程共建、学科共融、实践共促到师生共长,构建起全链条育人体系,培养出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与领侨本领的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

  共建课程资源:让“外交课堂”接上“实战地气”

  “日本地震撤侨时,外交官逆向而行守护同胞的瞬间,让我读懂了‘领事保护’四个字的千钧重量。”在川外国际关系学院《领事与侨务》课堂上,外交部领事司原研究员许育红讲述的真实案例,让同学们眼中泛起泪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的深入施行,海外安全与领事保护教育愈发重要。

从理念创新到教学革新,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

  领事保护知识培训。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面对“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海外安全需求,川外以《领事与侨务》课程为核心,创新建立“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合作机制,通过外交人员、海外亲历者、智库专家、专业教师等多主体共建课程教学资源,打造“外交官嵌入式教学”“我的领事保护故事访谈”“智库专家讲海外安全”等活动。

  30余名外交官带来摩洛哥救助船员、也门撤侨等一线案例;20多位海外亲历者分享巴西遇盗、澳大利亚遇险等领事保护故事……近年来,川外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不断优化,专业教师、外交人员等共同编写并出版了首部课程教材《领事与侨务:案例与理论》及10多部辅助教材,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让人才培养从“单一课堂输出”转向“多元主体共育”。

  共融学科边界:让“专业课程”成为“百科全书”

  “这门课程就像‘海外生存百科全书’。”这是国际关系学院2022届外交学毕业生、全印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李梓硕对《领事与侨务》课程的真实评价。而这份“实用”与“全能”,源于教学模式的深度革新。

  学院致力于新文科教学改革,锻造外交外事人才的跨学科跨界本领。在课程体系中,《现代与历史》《法理与比较》《保护与救助》等“交叉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这些课程由专业教师携手外交官、律师、医生等行业专家共同打造,将政治学、法学、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既实现了新文科专业间的深度贯通,也打破了文科与理工农医的学科壁垒。

  与此同时,学院借力数字技术推动传统育人模式升级,构建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让“枯燥理论”变为“沉浸体验”;“我是小领事”VR仿真实验让学生化身领事人员,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模拟领事保护场景中,将“条约条款”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

  这种打破学科边界、融合数字技术的教学革新,不仅让专业课程焕发新活力,更培养出一批具备跨界思维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共搭实践平台:让“校园所学”对接“社会所需”

  “触摸着抗战时期驻渝使领馆的老砖墙,仿佛能听见当年外交官们的谈判声。”在学院组织开展的使领馆实地调研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走访30余个国家驻渝使领馆旧址,从历史遗迹中挖掘外交智慧。

  把“小课堂”搬进“大社会”,用身边的“小感动”激发育人“大能量”,是川外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秘诀之一。学院将思政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充分结合,打造“祖国在我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学生们基于真实案例,演绎海外遇险、领事救助等真实场景,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区域国别论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学生在赛场比拼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从理念创新到教学革新,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共同体”

  情景剧大赛。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近年来,川外学子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大放异彩,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从“课堂模拟”到“实战比拼”,依托赛事舞台,学生们快速成长为懂理论、会实操的外交外事尖兵。

  共绘成长图景:让“教学相长”结出“育人硕果”

  学院还用好课程考评“指挥棒”,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推动教育品质提升,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赴未来。

  这种混合式考核机制,让教学相长的生动画面照进现实:近年来,教学团队发表10余篇教研论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讲教师获省级授课大赛二等奖;师生走进中小学、政府部门、跨国企业等,开展领事保护讲座和培训60余场;来自师生的20多份资政报告被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纳,为国家领事保护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从理念革新到教学赋能,从实践锤炼到人才辈出,川外以“共”字为笔,描绘出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让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

  截至目前,《领事与侨务》课程已入选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许多毕业生进入外交部、中国东盟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等相关机构和涉外企业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从巴渝大地到全球舞台,川外正源源不断为新时代外交事业输送着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领保本领的栋梁之才。(张玉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库布其沙漠治沙进行时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