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龄津贴怎么领?适老化改造如何申请?长期护理保险能享哪些服务?”……7月25日,“发言人来了”——“老有所养”政策解读专场发布活动在重庆(沙坪坝)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医疗保险局、沙坪坝区民政局、沙坪坝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化身“政策讲解员”,以“政策解读+互动答疑”的形式对基本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老年助餐服务、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养老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20项政策编织养老保障网
“养老既是国事,也是家事。”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万利在介绍说。
自2023年起,重庆市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老年人的、相对均衡的高龄津贴制度。该政策依据年龄段分档,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不同标准的高龄津贴,重庆市已建立包含20项服务内容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从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到关爱服务,全方位覆盖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可享受护理补贴。从2024年9月1日起,补贴标准进一步明确并提升:全护理老人每人每月500元,半护理老人每人每月300元,全自理老人每人每月100元。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大力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市级财政按照每户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适老化改造3.92万户,有效提升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安全性和便利性。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提到7月将在重庆等7个试点地区先行开展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贴比例达40%。根据试点方案,选择机构养老的失能老人每月最高可获补贴800元,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每月最高可获补贴500元。此项惠民政策预计将于今年7月底正式落地实施。
“重庆进行全域试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重庆养老服务工作的认可。”周万利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对老年人全面开展评估,确保经评估符合条件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这项补贴政策。同时,将加快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在渝的深化应用,录入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评估机构信息,打通地方与国家层面的数据衔接,为政策的精准高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长护险破解照护难题
“长护保险进万家,社会利益你我他。”这句朗朗上口的口号,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道出了长期护理保险在重庆失能群体中的分量。
他介绍,作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自2019年在重庆试点以来,已成为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境的重要支撑,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并列,核心功能是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要享受这项保障,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按规定参加职工医保并缴费达到一定年限;二是经专业评估达到中度或重度失能标准。
在待遇享受上,重庆设置了三种方式:居家组合护理、机构上门护理、机构集中护理。其中重度失能人员每日可享60元护理服务结算标准。
“评估会不会因机构不同有差异?身体变化了能重评吗?”这是不少失能家庭的疑问。对此,刘学给出了清晰解答,评估全程锚定“公平”二字: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从源头避免差异。若参保人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请二次评估。
自2023年10月起,重庆与成都两地实现成渝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互认,截至目前,已有超230人享受到这项便利。
随着试点的深入,这项“第六险”正从制度框架走向生活实景,为更多家庭撑起稳稳的幸福。
老年食堂暖胃更暖心
沙坪坝区民政局副局长吴朋飞的分享聚焦“如何解决好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问题”。他介绍,该区已建成36家社区老年食堂,实现镇街全覆盖,年内将增至40家以上。
通过“个人付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模式,为低保老人、特困老人等提供每天最高7元补贴,失能老人还可享5元送餐补助。
选址方面,优先考虑老年人集中区域。配备无障碍设施,3楼以上必装电梯,食品卫生纳入“双随机”监管,他特别强调:“微利运营保障可持续,让老人吃得实惠、吃得暖心。”
凭借地区高校资源富集优势,沙坪坝区不断引进青年力量注入养老行业,“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进展受关注。吴朋飞介绍,累计2350名高校毕业生参与,孵化"小手炉社工中心"等13个项目,服务老人超1.2万人次,在开辟大学毕业生创业新渠道的同时补充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资格认证守护每一分“养老钱”
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守护全体参保人“养老钱”的重要环节,重庆在源头上为劳动者的养老权益加上了“安全阀”。
“就像去银行取钱要带身份证,领养老金也得定期‘亮个相’。”沙坪坝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副主任窦嘉介绍。
为何要开展这项认证?简单来说,核心是“三保障”:防冒领,确保养老金精准发放到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手中;保公平,维护所有参保人的共同权益,避免基金流失;不断发,只有认证通过,退休人员才能持续领取养老待遇,保障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从“跑窗口”到“刷脸办”。如今,认证方式已越来越灵活,完全可以按需选择。重庆推出无感认证、自助认证、就近办理、上门服务四种方式。
“通过‘渝快办’APP刷脸即可完成,子女可代办,行动不便老人还能预约上门服务。”她特别提醒:“忘记认证也不用担心,补认证后养老金全额补发。”
有市民咨询新入职后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窦嘉明确,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就得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试用期也不例外。若单位未履行义务,劳动者可向人力社保部门或社保征缴机构举报投诉,对争议可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从高龄津贴的精准发放,到长护险的坚实保障;从老年食堂的热乎饭菜,到资格认证的便捷服务,这场“发言人来了”活动将养老服务政策转化为“民生温度”。重庆正用一项项实招硬招,让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触手可及”。
“发言人来了”——“老有所养”政策解读专场发布活动
(周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