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消息,2025年上半年蚕桑产业发展数据亮眼,全市蚕茧产量0.9万吨,蚕农收入达8.1亿元,全产业链价值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稳居全国前十,吸引众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重庆乡村,村民们利用闲置的堂屋、厢房养蚕,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一年养20多张蚕种,收入六七万元。”重庆市巫溪县菱角镇桐岭村72岁的陈大爷笑容满面地说。这种“轻模式”养蚕,已成为重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有效路径。
村民们利用闲置的堂屋、厢房养蚕。重庆市商务委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为抢抓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重庆市商务委在基地强镇、高标准桑园基地建设、小蚕共育等方面给予支持。重庆市蚕业总站积极实施蚕农培训计划,通过蚕业总站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技术指导信息,切实帮助蚕农稳定增收。
由于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还有政策扶持,蚕桑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农民工“凤还巢”。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的许大哥就是典型,他告别建筑行业,返乡承包百亩土地养蚕。“一年养9批蚕,收入40万左右!”“早上喂完蚕,下午还能种菜、陪家人。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才是好日子!”许大哥道出了返乡创业者的心声。
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重庆蚕桑丝绸产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目前,重庆市26个区县、6万余农户从事栽桑养蚕,桑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蚕桑丝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快速推进,形成了从育种、家庭农场、合作社到缫丝、织绸以及多元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