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10日下午,重庆永川区宝峰镇巴蜀美丽庭院稻香茗苑里,不时响起阵阵稚嫩的巴乌吹奏声,8名来自川渝两地的孩子瞪大好奇的眼睛,一边听老师讲述乐器背后的故事,一边跟着演示吹奏。这是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现场。
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涵盖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隆昌市(县级市),泸州市泸县、合江县,以及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近年来,两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思政铸魂、心理守未、文化润心、法治护航,加强区域协同合作,联合开展“甜甜虎”系列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红色思政“锻心”
挖掘用好丰富红色资源
该文明实践带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区域内有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范长江纪念馆、石顶山起义旧址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场馆和遗址资源,文脉传承流淌不息,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库。
江津区组建80余人的课题组,精心策划《奋进力量——江津人的家国情怀》专题展览,将展览融入人文江津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泸州市充分利用“四渡赤水”“石厢子会议”“白沙会议”等红色资源,创新打造“本土红色文化师生演”思政课品牌,让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价值追求。
心理呵护“强心”
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公益活动
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川渝两地统筹工作力量,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立川渝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甜甜虎”育人品牌,创新设置“甜甜屋”育人阵地,广泛开展“甜甜虎进校园”“甜甜虎永川大讲堂”“放下手机 健康成长”等系列心理健康公益活动。
永川区开设“甜甜虎”心理乐园永川讲堂,在临江小学打造“甜甜屋”心理乐园,将乡村学校少年宫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泸州市全力推进学校分层建设心理辅导室、设置专职心理教师等“六个100%”,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心理辅导室、咨询服务等“四个覆盖”。
传统文化“润心”
合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该文明实践带区域内的文脉传承流淌不息,形成了鲜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地方书画文化。两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将更好引导广大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江津区精心打造“聂帅精神进校园”“文化小导游”等文明实践项目,每年招募学生志愿者2000余人,变“老师讲”“讲解员讲”为“学生志愿者讲”,每年开展活动500余场次;打造“文润津邑讲堂”“江州文化讲堂”等江津特色活动品牌,覆盖未成年人5万人次。
内江市推出“川渝非遗代代传”文明实践品牌,深入挖掘川渝古道文化以及夏布、土陶等非遗项目,建设内江糖业博物馆、田家非遗展览园等20余个体验阵地,开发古法红糖、蜀南榫卯、毛笔制作、木偶戏等非遗主题研学课程,开展非遗研学等文明实践活动。
法治服务“护心”
共筑青少年司法保护防线
近年来,两地持续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治教育,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共筑司法保护防线。其中,永川区携手江津区、泸州市共同举行“巴蜀同脉﹒文明同行”泸永江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深化各领域深度合作,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下一步,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将继续围绕打造“甜甜虎·点亮未来”工作品牌,进一步完善联动交流机制,推进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育,扎实推动川渝两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卞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