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真假警察隔空对决!大妈要取6万“保儿子”,真民警冲进银行截下现金
7月7日15时许,重庆市沙坪坝区某银行内,居民周大姐来到柜台,要求一次性提取6万元现金。
“取钱做什么用途?”银行工作人员例行询问,然而周大姐开始言辞闪烁,神情紧张起来。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反诈培训经验,银行工作人员判断此笔交易存在较大被诈骗风险,立即按照警银联动机制,将线索上报至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
接到指令的土湾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刻赶到现场,此时老人已经软磨硬泡提取了3万元现金。
“我要给儿子买房!”面对民警的询问,周大姐坚称取钱是为了给儿子买房。然而正是这一说法反而让民警更加怀疑。买在哪里?多大面积、一共多少钱?6万元够吗?面对民警的问题,周大姐支支吾吾起来。
为了核实真相,民警现场联系上了周大姐的儿子。儿子表示家中近期并无购房,也完全不知晓家人取款一事。了解情况后,民警确认周大姐遭遇了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
在民警的耐心安抚和细致追问下,惊魂未定的周大姐才逐渐道出实情:就在当日14时许,她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地公安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语气严厉地告知她,其儿子涉嫌参与一起“重大网络犯罪案件”,情况危急,必须缴纳6万元“保证金”才能“摆平”此事。
对方还恐吓周大姐必须保密,不得告诉任何人,特别是家人和银行工作人员,并要求其尽快单独到银行提取现金“配合调查”。周大姐信以为真,惊慌失措之下便按照骗子的指示赶到银行取款。
“您看,真正的警察就在您面前!我们穿着制服、开着警车、带着证件来帮您。电话里那个不敢露面、催您转账的才是骗子!”民警结合现场情况,向周大姐详细揭露了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和特征,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反诈宣传。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周大姐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骗子的圈套。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得这么及时!原来你们才是真的公安民警!我差点就被那个假警察骗惨了,这6万块钱要是没了,我可怎么活啊……”看着手中差点交给骗子的3万元现金,周大姐后怕不已,激动地拉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发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公检法机关也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一旦市民朋友接到此类电话,建议直接挂断。此外,陌生电话要求你下载任何手机软件,要求你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觉得真假难辨,请立即拨打110向民警求助。
(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