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七月中旬的重庆中心城区,暑气升腾。然而,驱车向东百余公里,重庆奉节县兴隆镇巴楚驿城却还浸润在26℃的清凉里,三峡凉都文化节正热闹开场。与此同时,渝西江津区柏林镇的银杏集市灯火通明,游客挤在23℃的凉风里争抢富硒大米;渝东南酉阳县雄狮河峡谷中,漂流筏上的笑声随水花四溅……
这个夏天,重庆乡村一幅幅热闹图景,勾勒出乡村避暑经济的蓬勃生机。
凉资源引力足:
农家乐挂上“满房牌”
“房间早订满了,下个月初可能有退房。”彭水县大同镇励志农家乐老板余小兵在接电话的同时,手上也没停下收拾碗筷。他清楚记得,七年前,镇上只有两家农家乐,“如今31家农家乐都忙不过来!”今年7月,余小兵家20多间客房就没空过。
大同镇位于彭水县东部,平均海拔1300米,夏季平均气温25℃,2022年被重庆市气候中心列入重庆市百名清凉乡镇。清凉,成为吸引游客的“硬通货”。
7月5日,大同镇举行2025“云顶美镇·情载大同”第七届高山避暑纳凉季暨乡村“村晚”开幕式,用农家乐、农家味留住主城游客。
“2024年,大同镇吸引游客2万余人,村民共增收200余万元。今年镇上农家乐更多了,收入还能再涨涨!”大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像大同镇这样的避暑点,在重庆高山地区比比皆是。目前,全市已建成9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20个市级重点村镇。
要让游客留下来,光有“凉”还不够。在江津区柏林镇集市上,富硒大米售价高出普通大米三成,却在2小时内被游客抢购一空;栖林·楠苑民宿是万盛经开区首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位于国家5A级景区黑山谷入口,老板张作芳将房屋改造为8间客房,吸引了一批常客。“如今每到夏季,民宿基本每天都客满,节假日如果不提前预订,根本没有房间。”张作芳说。
从歇脚到扎根:
新玩法招来“新村民”
重庆避暑游早已不是“吃饭睡觉”的老一套。文化、运动、生态等新玩法,让游客从“歇个脚”变成“住下来”。
“篝火晚会的芦笙一响,全身细胞都舞动起来了!”渝北区游客陈程在武隆仙女山住了半个月,每晚准时到星空剧场报到。这里的避暑活动排满——高山音乐节余韵未消,风筝挑战赛又拉开帷幕……
除了清凉,今年各村镇都把新玩法作为留客的王牌。例如,丰都县太平坝乡的“游客党支部”“青少年互助会”解了带娃家长的愁。小朋友们可以和本地孩子们一起参加兴趣课,也可以在“新农人”的民宿小院里学扎染,家长则可以抽身在菜园摘番茄、上山纳凉,享受农家时光。“城里娃认识了庄稼,我们赚了口碑。”去年暑期,农家乐亲子研学游两个月营收30万元,让老板何国丰笑眯了眼。
开发出乡村避暑新玩法的,还有丰都县玉带山庄老板刘希武。“这段时间,湖南那边来了一个徒步旅游团,他们白天在玉带山上露营、徒步、纳凉,晚上就在山庄里休息。”刘希武说,如今,玉带山已经有5家农家乐专攻徒步群体,提供装备租赁、向导等服务,吸引了一批固定客户。
在彭水县大同镇纳凉季活动现场,30位“村厨”正热火朝天地比拼农家菜肴,而游客则充当评委,举牌打分。连续三年来此避暑的中心城区居民陈先生说:“感觉我们不再是匆匆过客,倒像是回家探亲了。”这种亲密感和参与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大同镇的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从1.5天增至3天。
出奇招的还有不少地方。入夏以来,南川金佛山推出“24℃森呼吸”主题周,每日开展森林瑜伽课堂和古琴雅集等新玩法;酉阳县则根据空间“分工”,例如木叶乡主打高山民宿、丁市镇主打峡谷漂流、桃花源主打国学研学,形成“住—玩—学”循环。
AI平台连山水:
智能场景融入避暑游
除了催生新玩法,重庆乡村还凭借一股“聪明劲儿”,把避暑经济的路子走得更宽、更远。
7月11日,重庆某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对着智能屏幕说出需求:“请推荐一条适合带老人避暑的路线。”短短三秒后,全场景AI平台“乡游悠”便生成一份详细方案:“第一天:武隆仙女山草原漫步,体验高山风筝;第二天:南川金佛山体验溯溪;第三天:丰都南天湖体验避暑露营……”
“乡游悠”是全国首个乡村休闲旅游全场景AI平台,今年7月初上线。它将重庆的凉快地点、特色玩法、农家美食都“装”了进去。游客只需动动嘴,就能让它“算”出最合适的路线。
这样的智能场景,已融入重庆乡村避暑游——
在巫山县神女峰景区,AI机器人用地道的方言,为游客讲述着动人的传说:“您看那块石头,像不像一位痴情的土家姑娘,在等待她的情郎归来?”
在森林覆盖率高达64.1%的酉阳县木叶乡,入住民宿的上海游客收到智能管家的温馨提醒:“您认领的3号小菜园,土壤湿度偏低,建议今天下午浇水哦。”
……
百公里外的重庆中心城区,霓虹闪烁,热浪未消。而在周边乡村的高山深谷里,习习凉风正温柔吹拂,一张由乡村编织的“避暑网”,正稳稳接住从都市涌来的热浪。(记者 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