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4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介绍,近年来重庆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围绕“立”,夯实制度支撑。产权制度方面,以知识产权领域为重点推动产权制度统一,已建成运行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仲裁与调解建立了共治平台,累计调解矛盾纠纷95件。准入制度方面,以闭环管理为抓手推动市场准入制度统一,打造“渝悦·易企办”数字化应用,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高频事项“一体联办”、迁移登记“一次办理”、企业注销“一网通办”。连续三年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实现经营主体满意度达94%以上。竞争制度方面,出台《重庆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连续五年开展第三方评估,实现现有政策清理和新增政策审查全覆盖,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发现问题同比下降8.75%。信用制度方面,围绕为经营主体降成本、为群众办事提效率,形成“信用+融资”“信用+基层治理”等应用场景,看病先诊疗后付费、借书免押金等各类信用激励场景日渐成熟丰富,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重庆站)帮助经营主体获得授信金额超2240亿元。
聚焦“破”,消除市场壁垒。针对重点环节和领域,持续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及时发现纠治各类不当市场竞争和干预市场行为问题。在防范不当干预市场行为方面,充分发挥案例的镜鉴作用,建立问题整改和案例通报制度,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问题检出率从2019年的16.25%下降到2024年的3.34%。在破除市场分割方面,新修订的《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实施后将进一步规范投标人行为,健全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同时,重庆还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专项治理、政府采购专项检查,重点治理要求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违规现象。
立足“畅”,促进经济循环。围绕完善流通体制、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方面,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持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在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聚焦货物的运转、全链条运行、物流协同组织等关键环节,出台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为13.3%、较2024年底降低0.1个百分点。在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出台《火锅底料质量通则》《大米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建立覆盖电梯、起重机械等八大类特种设备更新评估地方标准体系,推动《民用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避障体系》等团体标准制定,助推产业标准化水平提升。
此外,重庆还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探索川渝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构建营业执照“异地互发”服务平台,实现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立等可取。(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