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大学首届“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
27名首届毕业生中,24人顺利完成相关课程并获得修读证书,其中8人已签约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等中小学,即将开启教师生涯。
据了解,2023年起,教育部探索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参与中小学科学类教师教育培养,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23〕5号),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作为“国优计划”首批30所试点高校之一,重庆大学全力推进该专项建设和国家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国优计划”专项人才培养、贡献“双一流”理工科院校参与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重大模式”。
作为教育部“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重庆大学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标志着学校在推动综合性大学与高质量基础教育融合、落实国家教育战略、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队伍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优计划让我成为兼具‘粒子般严谨’与‘波般包容’的教育者。”物理学毕业生李轲通说道。他坦言,在校刻苦钻研、实习时带领学生制作发电机模型的经历,让他发现“孩子们闪耀的眼神中映照着科学的未来”。即将赴任南渝中学物理教师的他,立志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将物理世界的奥秘传递给年轻的心灵。
“国优计划”的三导师制培养在学科深度与教学实践的航道上,为生物学研究生杨泽涛的教育职业生涯点燃璀璨航灯。杨泽涛认为三导师制为其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学科导师聚焦于生物学前沿,帮助他深化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导师则在授课方面指导其课堂设计与学情分析。依托生物学科实践性特点,他在实习期间,通过独立授课,强化了情境化教学能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引领,立足“四位一体”教育理念,创新构建“五方五度”建设机制、“13541”培养模式和“五共协同”育人体系,建立“三导师+双班主任”的导师团队,系统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创新方案,推动优秀教师人才的高质量成长。
(记者 秦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