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涪陵: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区县 > 正文

重庆涪陵: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来源:人民网2025-05-14 10:13

  5月13日,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未来,该中心将聚焦榨菜食品前沿科技应用,创新产品开发,“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推动榨菜产业从传统加工向智能制造、健康营养转型。

  “成立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是涪陵榨菜集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社会资源的重要举措。”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高翔介绍,该中心将以技术攻坚、人才共育、成果转化三大方向为核心,针对种子研发、加工工艺、未来食品开发等榨菜产业关键技术瓶颈,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揭榜挂帅,携手创新、聚智聚力,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助力百年榨菜由“传统美食”走向“未来消费”。

  随后,涪陵榨菜集团同江南大学史劲松团队、西南大学索化夷团队、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罗远莉团队、四川东坡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其圣团队、长江师范学院郑俏然团队,共同签署“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协议”。同时,为“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在未来榨菜学术研讨环节,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索化夷深入剖析了当前榨菜产业面临的发展难点,指出益生菌榨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渝东南农科院所长罗远莉展示了不同盐度对榨菜品质的影响、香辛辅料对榨菜品质的影响等多项研究成果;四川东坡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其圣分享了榨菜、泡菜亚硝酸盐降解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他专家学者分别从榨菜营养成分及新产品开发未来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这些研究从多个维度探索了榨菜产品的可能性,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和品质提升及榨菜产业的绿色升级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持。

  近年来,涪陵榨菜持续优化升级。“乌江轻盐榨菜系列”产品,在保留榨菜传统风味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健康属性;以“榨菜+”为核心战略推出的水果榨菜、榨菜速溶汤、榨菜月饼、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火爆出圈。

  涪陵榨菜不应局限于佐餐开味菜,而是要成为多元化消费场景的主角。“我们还计划开发冷链、短保、益生菌榨菜等健康新品,未来将通过‘一顿健康餐’构想,整合涪陵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榨菜肉丝、黄精榨菜酱及复合调味品,拓展餐饮与家庭消费场景。”涪陵榨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近期涪陵榨菜集团也将与涪陵黑猪代表企业共同打造“涪陵黑猪×涪陵榨菜”产业链融合示范项目,探索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新模式,赋能涪陵黑猪力争形成涪陵榨菜、涪陵黑猪双百亿产业。未来,榨菜集团还将在榨菜保鲜、融合涪陵特产创新产品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涪陵榨菜走进更多游客、食客、消费者餐桌。(蒋海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平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 黄河三角洲生机盎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