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出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产业·金融 > 正文

《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出台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2025-04-18 11:06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接连迎来利好!继3月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后,4月16日,人行重庆市分行官网又正式公布了《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该文件由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商联共同印发,旨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具体包含以下十条内容:

  一、持续扩大民营经济信贷投放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导向,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制定民营经济贷款投放目标,力争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7%左右。完善民营经济贷款统计监测机制,将金融机构民营经济信贷投放目标完成情况、民营经济贷款比重提升等情况作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

  二、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

  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力争2025年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投放150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再贷款+”“再贴现+”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开展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

  指导银行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明示利息成本以及抵押费、担保费等非利息成本,帮助民营企业清晰、准确了解贷款各类成本,促进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稳中有降。

  四、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积极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组建科技金融联盟、实施“科创领航计划”,落实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政策,力争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500亿。用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红利,迭代升级企业碳账户,促进转型金融试点落地见效,为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好发展环境,推动转型贷款扩面增量,力争2025年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建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与养老产业政银企对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银发经济。探索开展数字资产质押贷款模式,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五、提升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

  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民营经济特点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体系、金融业务运营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适当下放贷款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针对民营经济特点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有序推进3家地方法人银行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银行应用平台创新开发“流水贷”信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推动“稳岗贷”“渝个贷”“科企快贷”等产品扩面增量。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面,推动续贷对象拓展至所有小微企业、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

  六、“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民营经济发展

  持续迭代升级“长江渝融通”大数据系统,“一站式”开展数字金融业务创新,“一屏统筹”重大金融改革,“一网协同”落地各项信贷政策,持续优化“长江渝融通”线上服务平台,推进金融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应用场景。上线“渝金通”金融大脑,建设民营、小微企业服务专区。深化“1+5+N”金融服务港湾、首贷续贷中心和“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建设。常态化开展“四访、四进、四提升”走访对接活动,发挥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顾问机制作用,走访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重点市场,及时协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和诉求,形成金融服务闭环。

  七、完善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

  市工商联等部门常态化征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开展融资专项对接活动,依托“长江渝融通”“渝金通”“信易贷”等平台推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组织金融机构及时响应信贷需求,对暂不符合信贷条件的,加强融资辅导。

  八、加大跨境金融服务供给

  深入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首办户”专项行动,不断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面,力争超50%外币收付的企业都能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支持金融机构将更多优质民营企业纳入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落实好“科汇通”试点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九、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供应链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依托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等各类基金助力民营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十、强化融资配套政策支持

  持续推进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服务,提升银行账户服务质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循平等互利、公平诚信原则,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授信准入办法,降低或取消保证金要求,落实银担分险,实行优惠利率,积极开展银担合作业务。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协同联动,持续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功能,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纳税、知识产权等信用信息,创新征信产品研发,推动相关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效增加专业化特色化征信供给。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