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召开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联动,整合“七大智慧平台、五大共享中心”职能,做优红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上下联动、医防融合、智慧高效”的医疗服务新生态。
据悉,沙坪坝区构建以“向上医联体、向下医共体、纵横专科联盟”为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构架。推进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市肿瘤医院、市公卫救治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大型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6个,与区内医院建立临床医疗、双向转诊、人才培养、学科学术合作等业务联动;构建区级4家公立医院牵头,21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4个;依托市区专科能力强的上级医院或临床科室,构建妇女儿童保健、中医药服务、肿瘤防治、精神卫生等专病专科联盟56个。同时,在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加挂“沙坪坝区医共体管理中心”牌子,成立1个综合办公室、5大管理中心。医共体牵头医院聚焦疑难重症与特色专科建设,基层机构承担基本医疗与公卫服务,村卫生室协助属地管理,实现服务层级分明、权责清晰。
据介绍,该区资源共享,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2024年推进7家医疗机构改扩建项目、改扩建房屋11万平方米,新添置医用设备83台(件)。累计选派248名专家下沉基层,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2项。推动资源高效协同,医学检验、超声、放射、心电中心年服务量突破60万例,节约费用超580万元;全面推进医检互认,累计互认4311人次,互认率42.86%,为群众节约检查费用79万余元。成立38个质控中心,强化医共体内质量控制,培育市级重点专科27个,孵化基层特色科室50个。畅通医共体内双向转诊通道,上下转诊患者4167人次。推进中西医协同,共享智慧中药房年服务量达8.85万人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45项,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100%,形成“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
该区还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为主线,延伸服务链条,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打造“健康小区”96个、“红岩家医工作站”70个、“红岩岐黄医者服务站”25个、“红岩医家•健康驿站”27个。推进“红岩医者三进三服务”活动,165个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和171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家,常态化开展“家医赶场”“家医巡诊”“专家义诊”等活动7000余场次。
2024年,沙坪坝区基层诊疗量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区”的就医秩序逐步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7.71%,人均期望寿命值达80.65岁,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蝉联重庆市“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在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中获评西部唯一上榜市区。
(李兰馨 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