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在各区县街道一级设立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发挥基层民主监督、传递政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4月1日,渝北区大竹林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大会聚焦街道发展与民生福祉,听取并审议了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报告、街道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会议共设三个分会场,与会人员讨论了三个报告,开展2024年大竹林街道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和2024年大竹林街道办事处第一届议事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围绕街道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据悉,大竹林街道2025年度11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包括“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项目”“老旧住宅电梯更新项目”等。在建好社区学院方面,将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党建统领、思想引导、基层治理、文化活动、惠民服务、“教联体”社校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会上采取无记名记票的形式,由区人大代表、议事代表对2024年大竹林街道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和建议办理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测评结果满意率100%,建议办理结果测评满意率98%。
“我们社区关于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新增空调落水管和充电桩等的建议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办理,实实在在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大家都感到满意。”水竹苑社区议事代表陈燕表示。
“街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教办楼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街道社区大量走访居民、排查隐患,精准开展需求调研,居民全流程参与,需求建议能得到及时反馈,还实施了长效维护机制,避免‘改造后失管’。”大竹林街道议事代表监督小组组长王吉说。
大竹林街道通过发挥议事代表在各行各业中的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代言发声。现场还对2024年度优秀议事代表和议事代表优秀建议进行表彰。
“街道通过‘人大 +’工作模式,推动议事代表全程参与社区治理,切实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大竹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燕介绍,街道在全市首创“人大+社区学院”治理品牌,依托社区学院,部分议事代表结合爱好特长,在社区学院中成为“团长”“教师”“管理人员”“社团团员”等,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便民服务五大社团联盟160余个社团中与居民学在一起、乐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兴趣课堂”深度链接居民,构建群众精神家园,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激活社区治理“源头活水”。
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锋表示,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已初步构建起“党工委领导、部门落实、群众参与、代表监督”的工作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以小切口解决民生痛点,聚焦群众房前屋后的关键小事,建立落实快速响应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建立“群众点题、代表破题、部门解题、社会助题”的工作模式,确保民生项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文/记者 周闻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