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月2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会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就《方案》进行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方案》明确了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目标,到2027年,实现重庆“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重庆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75%,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累计建设“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郑阳华表示,重庆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危废填埋处置占比、川渝“无废城市”共建、“无废城市”全民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全力推动重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据悉,围绕十大行动,《方案》设置了31项工作任务。郑阳华表示,接下来,重庆将迭代升级“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及成效评估体系,每季度发布“无废指数”,每年度开展成效评估;同时,将强化成果运用,深入系统总结成效和经验,因地制宜消化吸纳,把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制度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