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语: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高等教育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承载民族复兴的希望。重庆正以昂扬姿态,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光明网重庆频道推出《光明师享荟》栏目,搭建思想碰撞、经验共享及学术交流的平台,聚焦立德树人实践,弘扬育人使命,展现师者担当。期待与重庆高校师生同行,以教育伟力点亮城市未来,以强国之志汇聚智慧星河,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教育篇章。以思想之光,照亮教育强国新征程!
本期受邀分享嘉宾: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郑恒毅,博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和数字化建设工作,主持、主研省部级研究项目8项,发表SCI、EI、CSSCI等相关论文10余篇。
2025年伊始,AI技术以革新浪潮全面渗透教育领域。“AI数字图书管理员”“AI智能文献检索”“24小时AI学习助理”等高校智能体样本层见叠出,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迎接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庆高校也正以昂扬的姿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这场由国内顶尖AI平台DeepSeek驱动的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如何促进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赋能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怎样实现教学、管理、科研和学生服务的高效高质化发展?如何擦出高校数字化变革的智慧火花?
近期,重庆大学AI辅导员上线。这一“人工智能+”实践成果,已被全国50余所高校关注和学习,无疑成为全国在DeepSeek赋能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范例。到底是怎样的AI应用智能体?它是如何走进学生生活?又是如何辅助教师发挥育人的重要价值?
AI辅导员:服务师生的强大“数智”帮手
2024年8月,重庆大学在智慧学工平台建成使用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锚定“人工智能+立德树人”理念,上线了AI辅导员“润欣”,有力助推智慧重大的建设步伐。
随着国内顶尖AI平台DeepSeek正式发布,学校快速反应,通过DeepSeek构建专用智能体,并与AI辅导员“润欣”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润欣”的进化升级。
从技术层面来说,“润欣”是全国首款利用AI技术,通过“智能体+通用大模型+行业专属模型+公开知识库+学校专家知识库”深度融合的“大语言模型+多智能体跨系统智慧调度”AI辅导员。
值得一提的是,“润欣”不仅成为重庆大学学工队伍中坚实的“数智”后盾,也成为全国高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典范。自正式上线以来,重庆大学已与全国50余所高校就AI辅导员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国内各高校争相研讨、启动类似项目,AI辅导员业已成为一种“高校现象”。
从AI辅导员的实际运用功能来看,她是集“能咨询、会办事、畅通生校渠道、输出情绪价值”为一体的全新学生智慧服务助手。
经过本地化部署的“润欣”,现已具备覆盖辅导员应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储备,包含20多个领域、超1万个知识点,并通过自学持续迭代。
基于此,真人辅导员就可以借助“润欣”分流重复性工作,解答大量政策类、信息类、通知类咨询和提问,有效提升事务性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更聚焦学生生涯规划,专注学生思想引领和深度辅导工作,将更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学生的个性化人文辅导中,真正实现“效率解放人力,人力深耕温度”。
据统计,“润欣”自运行以来,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精准解答80%的常规咨询,学生满意度达92%。
为了让“润欣”不断“成长”。更方便、更快捷地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持续收集师生反馈并补充信息库,强化学工、教务、党建、图书馆等多个业务平台全面联动,通过构建平台调用智能体,实现智能问答直接办理学生相关业务。
AI辅助+真人辅导:高校育人开辟新路径
“润欣”的出现,在协同辅导员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有不少师生产生疑问:AI辅导员是否会取代真人辅导员?
其实,在DeepSeek“横空问世”后,这类问题就引起全社会的反复讨论和深度思考。
对此,重庆大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在构建“润欣”时,就已给出回答:“润欣”是重庆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高校思政育人新路径。
为了让这张“人工智能+立德树人”新名片深入师生生活,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和帮手。重庆大学在建设“润欣”过程中,尤其关注并值得其他高校借鉴的地方在于“三方面关系”的妥善处理。
一是伦理关系,“润欣”首先遵循了教育伦理,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技术应用的正当合法;二是主从关系,明确了“润欣”的定位为辅助工具,增强而非替代真人辅导员,让真人辅导员能更专注于情感交流与深度辅导;“润欣”主要承担标准化、高频重复事项的咨询和学生常用业务的调用;三是协同关系,“润欣”与真人辅导员互动互助、链接学生与学校各部门的业务,形成人机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新形态。通过以上关系的梳理,才能形成AI与人协同共进地服务学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生态。
育人的灵魂是人性温度的滋养。AI辅导员虽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提供标准化回应,甚至模拟共情表达,但其本质仍是算法驱动的工具。
尽管“润欣”开设了“树洞聊天助手”服务功能,可以识别学生情绪关键词并推送预设建议,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真正理解学生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例如:学生抱怨“课业压力大”,可能真正需要的是职业规划的引导或心理疏导,而AI只能给出普适性建议。这是因为AI的运行模式是“输入问题-输出答案”的固定程序,而真正的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过程,就像园丁培育植物需要阳光、雨露和耐心守候。
“润欣”,之所以能成为众多高校学习的案例,除了聚焦高校学生培养工作中的共同痛点,有效弥补了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辅导员能力、数量、精力、效率等多方面的短板问题,还为“数智思政”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当前,全国高校正在加速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在教育场景的深度落地,如何实现从“单点应用”向“全方位育人”的逐步跨越?真正意义上推动“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深度赋能。这场由“润欣”牵引的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的新实践,也正在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语料。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高校和学生在AI辅导员的共同助力下,收获成长中的进步与馈赠。正如“润欣”所寓意的教育图景:当技术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扎根人文土壤的教育创新,终将在智慧灌溉中结出丰硕果实。(资料整理:庞佳琦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