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的监管下,重庆雨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1080个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旧件14日顺利运抵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投入保税再制造生产。这标志着全国首单保税再制造业务正式落地。
据悉,保税再制造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保税功能,将境外具备循环再生价值的产品作为胚料,利用专业工艺和技术,经过检测评估等一系列工序,生产出达到或超过原产品性能的成品并复运出口到境外。这一模式兼具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双重属性。
首批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运抵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重庆海关供图
重庆海关在调研中发现,国外对再制造产品需求旺盛,重庆部分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上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企业却因原料短缺难以开拓国际业务,行业发展面临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海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联合重庆市商务委、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专项综合监管方案,成功推动重庆雨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批保税再制造试点。
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针对“原料状态评估难、生产过程监控难、耗料情况核定难”等问题,重庆海关指导企业将ERP系统与海关监管平台实时对接,实现对旧件拆解、核心部件替换、成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同时,对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替换件等实行闭环监管,为业务规范化运行提供保障。此外,重庆海关还指导企业构建全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对进口旧件实施“一机一码”管理,并在技术成熟的生产环节实施原辅料100%国产替代,实现“进口-仓储-生产-出口”全链条可追溯。
“保税再制造业务的正式落地帮助我们打通了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了原材料的高效采购和再制造产品的全球化布局,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我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庆雨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阮锡军表示。(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