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仅仅开学一周的时间,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全新升级上线的“元启智教”教学智能体,已拥有活跃学生用户1.2万名,覆盖学生群体85%以上,全校教师深度应用的比例接近100%。这一串跃动的数字,正是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锚定“数字中国”战略坐标,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起覆盖三个校区的“四位一体”智慧校园,打造出“数智五助”教育新生态,先后获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等荣誉。教育数字化正以蓬勃之势,激活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掀起加速迈向教育现代化征程的壮阔波澜。
共生共长
“四位一体”完善数字校园基座
循着数字脉络,“云”观经贸校园:云计算中心如同数字心脏强劲跳动,物联网设备编织起感知神经网络,AI录播系统构建全场景教学记忆库,“元启智教”成为师生随身携行的智能伙伴……一幅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共生共长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为高质量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学校将数字化建设提升至“一把手工程”高度,引入物联网、云计算、AI等技术重构教育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应用、教学环境、网络安全四大维度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四位一体”智慧校园,支撑三个校区协同高效运行。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是教育生产力的系统性变革。数据显示,学校智慧教室使用率达93%、网络学习空间师生开通率100%,日均在线人数超1.5万人,实验过程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数字课堂应用在学校呈现普遍化、常态化。
深度融合
“数智五助”构建教育生态系统
对于教育而言,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的,必然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育人模式的创新、教育理念的升华。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围绕助学、助教、助训、助管、助评,全方位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以云桌面为系统环境载体,以“元启”智能体为数字资源供给渠道,以AI录播为制作工具,以在线教学平台为服务窗口,覆盖线上线下的智能化教育教学空间,构建了具有内生驱动特点、多元协同功能的“数智五助”教育新生态。
数智助学,助推自主学习个性化。学校打造的数字资源库矩阵拥有各类型数字资源500余万个,借助知识图谱平台与AI学伴系统,可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送与学习路径,服务学生自主学习。
数智助教,引领教学变革新浪潮。教师借助AI教案生成系统,备课效率提升60%;智能批改系统使作业反馈周期缩短至2小时;AI视频分析技术可自动识别30余种课堂行为特征,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依据。
数智助训,打造虚实融合实践场。学校建成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引入京东电商、华为鸿蒙开发系统等企业级实训平台40余套,开发AR/VR实训项目120多个,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完成全流程实战训练,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
数智助管,驱动数字治理新革命。教育大数据驾驶舱完成30多个业务系统对接;“一站式”服务大厅支撑三个校区协同运行管理;还有智慧图书、智慧学工、第二课堂管理系统等,形成全过程、多维度的数智治理闭环。
数智助评,搭建科学量化评价链。智慧督导平台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评价进入“数字显微镜”时代。AI算法可自动分析教师授课的38项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学生6类学习状态,以此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导航。
从工具应用到生态重构,从局部试点到全域融合,从信息化管理到现代化治理——这条数字化转型之路,见证着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理念之变、格局之新、气象之盛。
智创未来
“元启智教”加速迈向教育现代化
2025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元启智教”教学智能体正式投入应用。实际上,早在去年2月,学校就在全市率先启动智能教育升级工程,通过有机整合网络学习空间、云端数字资源库及国产AI大模型,升级打造了集资源供给、智能交互、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数智教育中枢。
“元启智教”教学智能体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构建教育认知中枢,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场景智能化覆盖。尤其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将智能体与教学平台有机融合、无缝衔接,师生使用体验较好;引入多维度学情诊断算法,通过课堂行为捕捉和多模态数据分析,实现教学效果分钟级评估反馈;个性化成长规划引擎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持续为学生优化学习路径规划。平台上线后,能够为师生提供24小时在线的智能服务,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也为地方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2024年,学校线上课程“电竞解说”、线上与线下混合课程“数据采集与处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西洽会商务服务虚拟仿真实验”等多门课程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跨境电商平台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等。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站在新的起点上,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将以“元启智教”智能体为新的突破口,持续深化“数智五助”生态,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着力培养具有数字思维、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方案。
(文/从传锋 方友志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