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23日,据重庆市林业局消息,重庆2025年将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推进林业绿色金融创新,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庆市涪陵区充分利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依托社会资本在涪陵区南沱镇开展笋用竹经营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竹林经营“增绿不增收”的难题。
据介绍,涪陵区引入重庆市林业重点龙头企业——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笋业公司”),在涪陵区南沱镇治坪村、石佛村等沿江村社开展笋用竹生产经营,建设三峡笋业产业园。
为加快推动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的进程,三峡笋业公司以资金入股,当地竹笋种植户以林地经营权折价入股,南沱镇治坪村村民委员会以资源(三湾大塘)入股,外聘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共同合作成立重庆市涪陵区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涪陵区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以统一采购生产物资、统一质量技术标准、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对入股林地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并将入股林地的鲜笋全部交售给三峡笋业公司,交售保护价以鲜笋成本核算为依据,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随行就市收购。
当地还积极推动“三社”融合,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的作用。合作社负责笋竹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供销社负责市场渠道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信用社负责金融支撑,为笋竹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三峡笋业已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条,开发笋竹加工品种26个,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同时,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年收入近100万元,解决当地40余人就业,带动当地林农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联农带农富农效果显著。(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