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问题 巴南区麻柳嘴镇部分小区居民多年未取得不动产权证。
解决 巴南区纪检监察干部到李家沱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了解群众办证有关情况。重庆市巴南区纪委监委供图
问题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天然气进村入户难。
解决 2024年9月,天然气公司施工方在回龙坝镇四龙村铺设燃气主管网。重庆市沙坪坝区纪委监委供图
问题 铜梁区侣俸镇部分村民未领到厕改补助金。
解决 铜梁区纪检监察干部在侣俸镇走访群众,了解户厕改造奖补政策落实情况。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供图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去年,旨在持续铲除“微腐败”土壤和条件的集中整治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一场场针对“蝇贪蚁腐”等不正之风的精准阻击战全面打响。
下最大的功夫,求最好的效果。重庆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向“蝇贪蚁腐”宣战。从社保、养老,到学校、医院,从集体资金账户到乡村道路,重庆的集中整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集中整治成效如何,群众的满意度是重要衡量标准。翻阅重庆的集中整治“账本”,桩桩件件涉及方方面面,坚持人民至上的脚步从未停歇。一批可量化的数据账、可感知的实事账、管长远的制度账应运而生,一幅更加公平、公正、廉洁的社会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据账
1772户群众解开“证”结
1月28日晚,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八角村滑坡避险安置房小区居民姚忠正的家里一片欢声笑语,他和亲戚朋友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聊着家常,好不热闹。
“我在这套房子住了将近20年,以前总感觉不踏实,直到前不久我领到了不动产权证,这种不安才彻底消失了。”姚忠正高兴地说,“这是这些年来我吃得最踏实的一顿年夜饭。”
包括姚忠正在内,蛇年春节前,该小区首批共21户群众领到了不动产权证。
2024年5月,巴南区纪委监委通过“码上举报”等渠道收集到有关“办证难”的群众反映。区纪委监委随即组织人员进行摸排,发现在麻柳嘴镇八角村滑坡避险安置房、花溪街道宏锦鑫都、圣灯山镇百合佳园、安澜镇小龙村幸福农庄等多个小区和农民新村,有超千户群众存在多年未取得不动产权证的情况。
其中是否存在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巴南区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开展深入调查,通过与个别干部谈话、查阅资料、走访群众,找出了症结所在。
这批“办证难”问题久拖不决,其中既有超建设规模,开发商未补缴土地价款,依据相关规定无法办证等方面的原因,又有权属不清晰、申请办证人无法提供相关资料等方面的原因,还受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干扰,多种情况盘根错节。
以麻柳嘴镇八角村滑坡避险安置房小区为例。该小区建成于2005年,当时按照应急项目程序处置,未编制相关规划,加之建设过程中资料缺失等问题,导致该小区居民一直未办理不动产权证。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干部职工也存在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和畏难情绪、“怕麻烦”心理,以及制定措施不够有力、行动迟缓等方面的问题。
以集中整治为契机,区纪委监委在“室组地”联动的基础上,协同区委巡察组,加大对不动产权证申请、审批、办理等环节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吃拿卡要”问题的发现和查处力度,挖出房屋建设、审批办证等环节问题线索10件、立案6人。鱼洞街道农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某某等3人在农房建设审批环节不正确履职等问题被揪了出来。经查,刘某某等人接受相关人员宴请,为其伪造材料,违规申办农房建设许可,对后续办证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刘某某等人已被立案审查。
在查办案件的同时,区纪委监委从“办证难”问题成因着手,采取“点对点”提醒、列席相关会议等方式,将监督探头覆盖到“办证难”问题整治全过程,倒逼各涉事部门主动作为,逐项分析问题成因,加快解决进度。
相关部门立行立改,迅速开展排查清理,采取“证缴分离”、厘清土地权属来源、完善规划许可手续、规范办证受理程序和审查过程等措施,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截至目前,已为1772户“办证难”群众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解开了郁积在群众心中多年的“证”结。
麻柳嘴镇八角村滑坡避险安置房小区首批21户群众的不动产权证就这样办理了下来。“在区纪委监委督促下,我们联动相关部门,本着‘尊重历史、严守底线、保障民生、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按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用地规划手续,化解了该小区的‘办证难’问题。”巴南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小区其他居民提交资料后,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在七个工作日内办结手续,把不动产权证发到群众手中。
实事账
222户村民“燃”起新希望
“灶台火焰舞,家味渐浓时”。
伴随着“啪啪”的清脆响声,燃气灶上的蓝色火焰像一群小精灵般翩翩起舞。春节前,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回龙坝村沙湾社村民何辉棋家中一片喜气洋洋,一家老小正在为新年的到来准备着各式各样的炒货。“终于在年前用上天然气了,比液化气便宜不说,还不用惦记着哪天又该换罐了,现在洗澡、煮饭方便多了。”望着刚接通不久的天然气管道和新安装的天然气炉灶,何辉棋乐得合不拢嘴。
从前,村民日常生活还主要依靠燃烧农作物秸秆或使用成本更高的灌装液化气。
天然气进村入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回龙坝镇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将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对接燃气公司实施了“村村通燃气”气源连接工程,着力解决西溪桥村、四龙村、回龙坝村3个村1195户村民未通燃气问题。
因镇域内有兴隆场编组站等多处重要铁路设施及正线、支线铁路,部分管网需下穿铁路,施工环境复杂,审批涉及部门较多,各方未能就施工方案达成一致,种种原因导致工程于2024年6月陷入停滞。得知消息的村民们只能在家门口“望管兴叹”。
2024年8月,沙坪坝区纪委监委到回龙坝镇回龙坝村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该情况。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要办,还要办得快、办得好、办得实。
沙坪坝区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回龙坝镇燃气村村通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实事进行督促推进。经过对该工程堵点、难点问题的具体调查了解,区纪委监委多次组织协调回龙坝镇、区铁建办等相关单位现场办公,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各方就燃气管道下穿铁路的施工方案达成一致,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施工过程中,沙坪坝区纪委监委会同回龙坝镇纪委及时跟进监督,确保燃气管道顺利、安全进村入户。2025年春节来临之前,回龙坝镇燃气村村通主管道安装工程全部完工,村民家庭成功通气222户,其他有意愿的村民家庭,燃气公司也陆续实施入户安装工程。“节约环保还方便,这大冬天的,来得太及时了。”回龙坝镇西溪桥村黄角湾社村民官爵勋感叹道。
“群众‘盼’的事就是我们‘干’的事。我们将继续围绕群众‘点题’,适时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督促主体部门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动办理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医、出行、饮水安全等具体实事,切实让群众可感可及,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和安全感。”沙坪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制度账
1006户厕改“改”出群众笑颜
“以前家里的旱厕建在猪圈,臭得很,蚊虫又多。去年政府出钱给我们改造了厕所,过年住在家里特别方便,孩子们都愿意在老家多留几天了。”今年春节,在城里务工的铜梁侣俸镇石河村村民田舜回家过年,指着新改建的厕所高兴地说。
走进石河村,随机走进一户村民家里的厕所,白色的蹲式便盆映入眼帘,洁白瓷砖的新厕所取代了之前破旧难闻的旱厕。该村139个户厕改造“遗留户”的家里均完成了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整个村子美了“颜值”、提了“气质”,群众的生活更加卫生健康。
户厕改造“遗留户”是怎么被发现的?这要从一次下沉走访说起。
此前,在石河村村口,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监察室干部在开展日常走访时听见几位老人家在闲聊:“你家的厕所改造补助领到了吗?”“没领到啊,我们家厕所是自己改的,一年多了,一分钱都没收到。”“你们前面的都没领到,我们没改造的都不敢动工了,继续用旱厕吧。”
这一席对话引起了派出第二监察室干部的警觉,补助金没到群众手中,可不是小事。了解到户厕改造工作可能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后,派出第二监察室随即联合侣俸镇纪委,走访了另几家去年自建改厕的村民,询问“是否收到厕改补助金”,得到的答案也是“没有”。
户厕改造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建奖补标准为3000元每户,户厕改造项目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符合验收条件方可兑现奖补资金,由各镇街统筹发放。摸排调查发现,由于区级厕改补助金一直未下达到镇里,导致侣俸镇2022年至2023年共计480余户符合标准的厕改户迟迟未领到厕改补助金。
户厕改造虽是小工程,却关乎乡村大民生。针对农村户厕改造奖补资金拨付缓慢问题,区纪委监委督促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加强横向联动,共同商讨制定改厕资金拨付方案。督促区农业农村委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按照“政策宣传、群众申报、复核验收、拨付资金”流程,做好户厕改造奖补的审批;推动区财政局制定拨付计划,及时向各镇街划拨专项资金。
同时,区纪委监委组建4个片区协作监督检查组,全面起底全区7600余户农村户厕改造明细,采取查阅台账、数据比对、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全区28个镇(街道),对上报数据进行梳理比对,严查弄虚作假、虚报户数、资金截留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批评教育和处理15人。
为彻底解决和纠治农村改厕工作进度缓慢、项目资金管理台账不清、改厕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区纪委监委统筹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监督力量,对问题厕所是否扎实整改、新建厕所是否质量过硬、长效管护机制是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安全有效等关键事项进行全方位督查,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落实的方式,发现问题厕所并整改160余座。
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该区农业农村委启动农村改厕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建立“首厕过关”制、三级验收制,强化质量、监督和档案三项管理,2024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户厕1006户,及时兑现户厕改造拖欠补助资金814万余元,推动厕改工作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数读>>>
5735个
集中整治以来,推动整改问题5735个,严肃立案查处相关问题和人员,留置313人,处分3974人,移送检察机关259人。
6702万元
严肃查处挪用贪占学生餐费等问题,退还学生伙食费结余等费用6702万元。
249.29亿元
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补充登记农村集体资产249.29亿元。
1.4亿余元
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市1233家公立医院实现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检验59.56万人次,为群众节省就医费用1.4亿余元。
140个
开展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40个,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120人。
1852项
已推动制定完善《重庆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办法》《重庆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中小学食堂“三同三公开”等规范性制度1852项。
(文/记者 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