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又双叒火了!4分钟亮相元宵晚会 网友直呼“看饿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重庆又双叒火了!4分钟亮相元宵晚会 网友直呼“看饿了”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2025-02-13 10:00

3

  花灯映月圆,万家共此时!继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以7分钟惊艳亮相后,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上,重庆再次返场,让全球观众领略到巴渝大地独特的元宵韵味。

  “红萝卜、咪咪甜,煮朒朒、搓汤圆,唱起号子闹元宵、展起言子喜团圆……”2月12日21点40分左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喜剧表演艺术家吴文以极富地方特色的“重庆言子”为引子,拉开了重庆分会场节目《上元欢渝夜》的序幕,脍炙人口的方言一亮相,瞬间将观众带入热辣辣的山城氛围。

2

  当雄浑壮阔的川江号子响起,激昂的旋律如同穿越千年的时光,诉说着巴渝儿女的坚韧与豪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吴文,与希林娜依·高、朱星杰、吴程臣、安崎4位歌手活力开唱,动感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让浓郁的元宵节氛围扑面而来。舞台上,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基调的旋律为依托,尽情唱响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喜悦之情。歌声与号子声相互交织、交相呼应,将喜气洋洋的情绪层层递进。

  节目中,铜梁龙、大足鲤鱼灯舞、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秀山花灯、巫山三峡皮影一一亮相,非遗表演轮番登场,将节日的喜乐氛围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元宵晚会可谓“渝”味十足!除了在春晚舞台上出现过的重庆火锅,涪陵榨菜、荣昌卤白鹅、白市驿板鸭、熊鸭子、重庆泡菜、黔江鸡杂、丰都麻辣鸡块、垫江石磨豆花、重庆脆皮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重庆美食此次也被“端”上元宵晚会主会场舞台,上演一场“舌尖上的元宵节盛宴”。网友直呼:“看饿了!”

图片

  重庆美食,以其热辣鲜香的独特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重庆人的生活记忆与情感温度,观众在品尝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山城热辣又醇厚的独特风味,领略到重庆这片土地的人文魅力。

  此外,本次元宵晚会上,重庆分会场除了有精彩节目《上元欢渝夜》上演,国乐和鸣《宫商角徵羽》中也有重庆元素,表演者登上三峡之巅,演绎琵琶和盖板胡琴两种民族乐器。

  “重庆城很好耍,重庆人很热情,扯起喉咙莽起喊:来嘛!欢迎!” 伴随着一声热忱的呼喊,重庆以十足的诚意,向世界发出最真挚的邀请。

  (文/记者 曹妤)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