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袁家军:发挥主流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全方位展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生动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袁家军:发挥主流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全方位展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生动实践

来源:重庆日报2025-02-09 09:58

▲视频来源:重庆广电

袁家军与新闻机构负责人座谈时强调

发挥主流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全方位展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生动实践

  2月8日上午,重庆市委举行新闻机构负责人座谈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希望中央驻渝新闻机构和重庆市属媒体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主流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重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生动实践,营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浓厚氛围。

  重庆市领导姜辉、刘尚进参加。

  会上,人民日报社重庆分社、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庆总站、光明日报社重庆记者站、经济日报社重庆记者站、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负责人作了发言。

  袁家军在讲话中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中央驻渝新闻机构和市属媒体的辛勤工作和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2024年是重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赋予重庆打造“两大定位”、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的新使命新任务。中央驻渝新闻机构和市属媒体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展现全市上下“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作为、以改革攻坚激发活力动力的创新实践、增进民生福祉的显著成效、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硬招实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了舆论支撑。

  袁家军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重庆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抓好“六区一高地”建设,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希望中央驻渝新闻机构和市属媒体紧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重庆落地落实、见行见效,高质量做好主题宣传报道。

  ●关注做大做强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成效,展现重庆以“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势头。

  ●关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展现重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信用重庆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工作的主要做法,挖掘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擦亮重庆全面深化改革“金名片”。

  ●关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新进展,展现重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九大关键枢纽”,更好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大局的做法和成效。

  ●关注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探索,展现重庆打造贯通实战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运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推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的思路和举措。

  ●关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实践,展现重庆一体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建设“2小时重庆”交通圈,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走好城乡融合共同繁荣之路的有益探索。

  ●关注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新作为,展现重庆紧扣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标志性成果,持续完善以治水治气治废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的做法和成效。

  ●关注民呼我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新举措,展现重庆深入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聚焦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需求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扎实做好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工作的务实举措。

  ●关注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的新气象,展现重庆坚持抓党建带全局,以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全面提升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的坚决行动。

  袁家军最后强调,重庆市委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央驻渝新闻机构和重庆市属媒体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新闻媒体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中央驻渝新闻机构、重庆市属媒体、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文/记者 杨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