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相关议题内容正式结集出版。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多位法学专家,在研讨“刑事检察工作”的议题中,深入分析了异地执法现象的成因,并对规范违规异地执法行为提出建议。
此前,瑞德青春(珠海)健康管理公司涉嫌诈骗案由河南某地警方异地侦办,25名嫌疑人系企业管理人员,项目涉案金额约13.6亿元,被查封的集团资金约为20亿元,疑为超额查封。
该案件辩护律师在审理中提出多项质疑,包括对检方未盖章被害人名单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存疑,指出名单错误及被告人被列为被害人;同时质疑公诉人未提供全案同步录音录像,并指出检察院移送卷宗中的矛盾,引发对证据隐匿的怀疑。
在另一个案例中,内蒙古某县一位市民购买广东某保健品生产企业2000元的产品后,以被诈骗为由报案,随后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带走,涉案金额数亿元。
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相关议题中,多位法学专家分析了“如何进一步规范多层级网络犯罪案件中的管辖权问题”,专家对媒体报道的多起“异地执法”案件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中国政法大学郭烁教授建议:第一,建立刑事司法管辖权异议制度。第二,建议针对出现违规异地执法现象的涉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案件,确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立法层面解决“沾一点就能管辖”的问题。第三,建议尝试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对异地拘留、逮捕进行一定的限制。(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