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既是关系千家万户冷暖的“家事”,也是普惠金融工作的“大事”。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的长护险工作人员深入重庆市渝中区、璧山区,为失能人员送去新春祝福,给失能人员带去希望。
璧山:长护险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在重庆璧山区壁城、壁泉、丁家、青杠再到八塘镇,中国人寿寿险璧山区支公司长护险工作人员回访了41名失能人员。
“肖奶奶,杨爷爷,新年好。我今天来为老人做回访工作。”在璧山观音社区,中国人寿寿险璧山区支公司长护险工作人员李云龙敲响了杨明的家门。去年12月,87岁的杨明因脑梗被评定为重度失能一级。
“谢谢你,小李!春节前能享受到长护险的待遇,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杨明的老伴肖奶奶说。
通过居家组合护理的方式,护理员每个月要来6次,为杨明进行洗发、洗浴、理发、口腔清洁、翻身护理等,极大减轻了家人照料的压力。
每一次上门服务,不仅是对失能人员的关怀,更是对他们生活的呵护与支持。
今年1月,璧山来凤东街社区92岁的何力,开始享受长护险中度失能人员待遇。每天下午,何力都会乐呵呵地坐在轮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享受护理人员的照料与服务。还会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做康复训练。
“很庆幸之前买了长护险,我爸爸此前因外出摔伤,坐上了轮椅。现在护理人员每个月会上门服务3次,现在他自己能搀扶着起身走几步路了,算这个新年最开心的事儿了!”何力的儿子高兴向护理人员表示感谢。
渝中:长护险服务不打烊
“蔡奶奶,我们今儿理发,过年就要漂漂亮亮的。”清晨,护理人员李姐来到重庆渝中区大坪街道蔡玉的家中,拿出一条干净的围布,围在老人的脖子上,贴合到老人衣领,接着轻轻修剪掉一些过长的头发。
91岁的蔡奶奶因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被确定为中度失能,家人为其选择了居家护理。蔡奶奶的家人担心春节期间老人没人照护,细心的李姐连忙说:“不担心,初四我就会再来照看蔡奶奶的。”
马上就要过年了,中度失能老人聂臣将在护理机构度过他的第一个春节。“挺好的,在护理机构,家里老人不仅能得到细致的日常护理,还能观看文娱表演,并有志愿者义工为老人打扫卫生。”聂臣家人谈及老人在护理机构过年,第一感受是热闹又温馨。
中国人寿重庆第一营业部先后走进渝中区40家定点护理机构,确保失能人员能在春节期间享受不间断的护理服务,用耐心和爱心为失能人员撑起了新春保护伞。
作为重庆市长护险制度先行先试的经办机构,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发挥长期服务医保经办的经验优势,积极参与制度试点,将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确保失能人员“待遇应享尽享”。
截至今年1月,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通过上门现场评估、现场走访和专家集中评估,已有6937名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已支付长期护理待遇6657.55万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失能家庭因长护险而重燃希望的温暖故事,也是中国人寿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未来,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将继续深化长护险服务,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为失能人员的生活注入更多阳光与希望,助力重庆构建更加完善、更具温度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作者: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