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21日上午,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启“代表通道”。面对“如何让教育真正走出‘内卷’、焦虑、迷茫等困境?”的提问,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巴蜀小学党委书记马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马宏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不再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孩子成长没有固定模式,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认同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个性化教育才能缓解和改善当下困境。”
“焦虑从来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守护好孩子的‘确定性’,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马宏说,必须要坚定教育的勇气——静下来、慢下来的勇气;回归常识和初心的勇气;守护好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底线的勇气……
马宏还以巴蜀小学为例,分享了具体的做法和经验。一方面,尽可能为孩子创设童年生活饱满的体验感,想方设法“上好每堂课”,用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活动,支持孩子找到“热爱”,让孩子能找到自己在特定领域走得远的内驱动力。同时,尽可能地给孩子传递松弛感,特别是要注重“挑战式运动”和“全学科阅读”两大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强健身体、丰盈精神,去练就成长路上的好习惯,打好成长底色。
在马宏看来,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自由自在的儿童成长环境和氛围、个性化教育,是从根本上走出“内卷”、焦虑、迷茫等困境的法宝。(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