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围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问题开展界别协商 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围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问题开展界别协商 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来源:重庆日报2025-01-21 10:46

  1月20日,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展“提高重庆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界别协商,与会委员、特邀行业专家会聚一堂,围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府副市长马震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主持协商会。

  整合“空、小、散、弱”职业院校

  积极鼓励“职教出海”

  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实际招生职业院校共173所,其中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所、高职专科院校45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126所,在校生人数达到106万人。

  近年来,重庆市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超过30万名,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存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投入、标准不一、力量分散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理事长吴睫建议,推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兼容技工教育体系。整合一批“空、小、散、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鼓励引导技工学校学生参加“3+2”“3+4”贯通人才培养项目。

  市政协委员、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儿童早期发展学院院长任捷一直关注重庆市“职教出海”进展。她建议,立足重庆产业优势和特色,鼓励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企业以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优先实现“教随产出、产教融合”。同时,积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国际互认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院校及专业布局

  推动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

  据了解,重庆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已达到88%,为全市重点产业贡献了70%以上新增劳动力。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人才贯通培养,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总体布局,未形成特色与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仍有差距。”市政协委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董事长何弦建议,政府层面,加强统筹和引导,提升专业匹配度;高校层面,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打造特色和优势;企业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育人。

  市政协委员、永川区政协副主席王晓英建议,立足服务区域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优化院校及专业布局结构;围绕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贯通培养的专业,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瞄准“大国工匠”,开展长学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如“3+2+2”高本硕贯通等;鼓励应用型大学在产教联合体设置工程硕士和博士专业。

  市政协委员、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胡波建议,加强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专业设置论证与标准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内涵建设

  “靶式”对接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

  2023年以来,重庆市着力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翼”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职业院校扎根区域、融入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立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和产业园区牵头产教联合体(含培育)10个。

  “补齐实体化运行的短板,提升支撑发展能力。”市政协委员、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长李国建议,搭建共同体产教供需交互平台,完善要素交换与利益补偿的制度,常态化发布项目清单、能力清单等,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靶式”对接。

  市政协委员、重庆财经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晓颖建议,聚焦产业方向推进产教融合体分层级建设,推进政策激励,加快产教融合体实体化运营,搭建数字平台完善产教融合体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特邀参会专家,市教育评估院职成教评估所所长黄承国围绕进一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建议构建协同式治理架构,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实体化运行,强化协同创新;强化考核评价和监管,激励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地方产业的适应性。

  会上,针对市政协委员、专家们的建议,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回应。

  (文/记者 李志峰)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