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承接历史文化根脉 紧跟时代引领未来 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引发广大市民热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承接历史文化根脉 紧跟时代引领未来 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引发广大市民热议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4-12-30 12:02

  近日,凝聚最广泛共识的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正式揭晓——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短短八个字,为这座英雄之城进行了精准“画像”。这些闪着光芒的词汇,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精神的结晶,既承接历史文化根脉,又紧跟时代引领未来,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表述语的感悟认识,分享重庆城市精神对自己未来工作生活的引领作用。

  “表述语中‘坚韧’一词,令我印象极为深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巡警支队杨雪峰大队大队长文艺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交通疏导任务繁重,突发状况不断,长时间高强度执勤考验着大队每一位民辅警的意志。夏日酷暑,地表温度超50摄氏度,大家坚守岗位,疏导拥堵车流;冬日严寒,手脚冻僵仍全神贯注指挥交通,这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磨砺,唯有坚韧不拔,方能扛下重任。

  文艺说:“重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坚韧’支撑他面对种种困境,始终咬牙坚持,并用行动鼓舞队员。‘忠勇’深植于心,守护市民出行安全是我的神圣职责,遇到紧急危难,果断冲锋在前,不惧风险。‘开放’促使我永葆学习的动力,吸收先进交通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争先’更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奋进号角,激励大家在业务考核、服务质量上你追我赶,勇争一流,向着打造全市、乃至全国标杆交警大队的目标大步迈进。”

  同样对“坚韧”一词印象深刻的还有,重庆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高级工程师夏刚,他说:“作为一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是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长江黄金航道安全为己任,这需要我长期奋战在野外一线,跋山涉水,不分昼夜,风餐露宿。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坚韧’的重庆城市精神之‘根’,一直是支持我持续奋斗的内在动力和精神之源。”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行政办职工范双双则对“忠勇”深有体会,他表示,“忠勇”在红岩精神中表现为忠于党,忠于人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斗争精神。对他来说,“忠勇”更是体现在对工作的忠诚和担当上。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安排,如同重庆人重信守诺一般,绝不敷衍了事,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与团队成员们共同解决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就是重庆城市精神对他最大的鼓舞!

  书写新重庆的美好画卷,不仅需要扎根一线的忠诚担当,也需要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委工作人员陈保安表示,城市建设涉及历史文化、环境保护、资源规划、技术应用等方方面面,唯有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立足全局,推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助力打造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他将把城市精神更好应用在工作中,为城市注入全新活力,让山城发展更具辨识度。

  “我是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开放、争先’代表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的奋进意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武装部工作人员陈佳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征兵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传统的宣传模式已难以应对新时代征兵需要,为此她和同事们借鉴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征兵宣传手段,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以更加生动、直观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展现军旅生活的魅力与价值,鼓励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投身国防建设,在军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顺应时代潮流,为国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在陈佳看来,重庆城市精神既是激励她和同事们坚守岗位、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也是引导莘莘学子投身军旅、报效祖国的精神旗帜。她将继续在这份精神的引领下,积极为高校征兵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见证更多有志青年在军旅征程中绽放光彩,让重庆城市精神与国防建设的使命紧密相连,共同铸就新时代的辉煌。

  “争先”彰显了重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唯实争先、力争上游的城市气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成莉从中深受启发。她说,基层社区的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不同人群的不同诉求,繁杂而琐碎,但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都是群众所期所盼,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视察民主村社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让我们民主村社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振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唯实争先、力争上游的城市精神,将我们的家园建设好、管理好,不负总书记所托,不负人民所盼。

  (文/记者 卞立成)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